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朝阳出纳会计实务相关内容水运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十三)总结如下:
  实际营运天数×每天租费
  航次跨年度时,按会计核算年度日历天数分配,属于未完航次的租费,记入“未完航次支出”项目。
  6、对于舱(箱)位租费,应按租入的每批同属一船的舱(箱)位设置明细账,核算所支付的租金和记入运输业务成本的租费。分配计算公式为:
  某租入舱(箱)位船舶某航次成本应负担的租费=该航次实际营运天数×该航次租用舱(箱)位数×每舱(箱)位每天租费
  7、对于集装箱固定费用,企业应按集装箱和底盘车存放的港口、地区或国家分别设置集装箱费用和底盘车费用明细账,归集和核算有关营运支出,按月结算。集装箱的租金、折旧、修理费等不能直接按港口、地区或国家归集的费用应作为集装箱共同费用统一核算归集,每月分配记入各港口、地区和国家的集装箱固定费用。
  集装箱费用的分摊步骤为:
  (1)按全部箱天分摊集装箱折旧费、租费和修理费等共同性费用。分配计算公式为:
  集装箱共同性费用实际发生数
  集装箱共同性=-----------------
  费用分摊额 Σ各港口在岸箱天+Σ各航次在船箱天
  港口(地区、国家)分摊的集装箱共同性费用=该港口(地区、国家)在岸箱天集装箱共同性×费用分摊额
  航次分摊的集装箱共同性费用=该航次在船箱天×集装箱共同性费用分摊额
  (2)将各港口、地区或国家发生的集装箱固定费用,包括(1)所分摊的共同性费用,以及在该港口设账归集的集装箱堆存费、空箱调运费等区域性费用,分配由有关船舶的航次成本和集装箱出租成本负担。分配计算公式为:
  该港口分摊的 该港口发生的
  +
  区域集装箱 共同性费用 区域性费用
  =--------------
  费用分摊额 Σ各航次进出箱量+Σ出租箱量
  航次分摊的区域 该航次该港口(地区、
  =
  集装箱费用 国家)进出箱量
  区域集装箱
  ×
  费用分摊额
  集装箱出租业务分摊的 该港口(地区、
  =
  区域性集装箱费用 国家)集装箱出租箱量
  区域集装箱
  ×
  费用分摊额
  底盘车一般在航区(线)内使用。月末,将当月发生的底盘车费用,结转至所在港口的集装箱费用内,然后随同集装箱费用分配。
  若底盘车出租,参照上述集装箱出租的计算办法,先按当月出租车天数,将出租期内由底盘车出租成本负担的底盘车费用,从所在港口当月发生的全部底盘车费用内扣除,余额再转入该港集装箱费用,分配记入运输业务成本。
  集装箱固定费用向各船舶年度内已完航次分配后,不保留余额。
  (三)在计算运输成本时,必须扣除与运输无关费用,记入“其他业务支出”或“营业外支出”等有关科目中。
  与运输成本无关费用应按本期从事运输工作和非运输工作天数的比例分船计算。计算公式为:
  每营运天费用额=本月船舶费用额/本月营运天数
  非运输工作应分配船舶费用额=非运输工作天数×每营运天费用额
  对能够分清属于非运输工作的其它业务应负担的费用如燃料费用、港口费用等项目,应直接记入“其他业务支出”,在分配时剔除这些直接计列的费用项目。
  (四)在会计报告期内尚未完成运输业务的各船各营运航次已经发生的费用,包括该未完航次运行费用、已分配记入的船舶固定费用,作为未完航次成本,结转至下一会计报告期。
  (五)客、货运输业务成本可以按以下规定进行划分:
  1、客轮和以客运为主捎运少量压仓货物的客轮,以航次货运收入减除营业税金后的净额,作为该航次货运成本;该航次全部成本(航次运行费用加分配性费用)减除货运成本,即为该航次客运业务成本。
  2、客货轮在分别核算客、货运业务成本时,应先将旅客服务业务,如旅客餐务、小卖部、电影放映、酒吧、桑拿浴、卡拉OK以及其他有偿服务的有关支出,包括这类业务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材料、商品、电影片租等费用,从客货轮营运支出中划出单独核算,然后按下列方法划分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业务成本:
  (1)航次运行费用中可以直接区分为客运业务成本和货运业务成本的,应分别直接归属记入。直接列入客运业务成本的有客运费和其他与客运直接有关的费用;直接列入货运业务成本的有货物费、垫隔及制冷材料和其他与货运直接有关的费用。
  (2)船舶固定费用中可以直接区分划归客运业务成本和货运业务成本的,也应分别直接归属,如客运业务人员、货运业务人员工资及与工资有关的各项支出等。
  为运送旅客而建造的船舶上层建筑,包括旅客仓室、餐厅、酒吧、俱乐部、游泳池、健身房、桑拿浴室以及其他旅客活动场所,包括其内部设备,应按其价值计提折旧,列入客运业务成本,这部分上层建筑及其设备的修理费、保险费,也列入客运业务成本;属于货运设施的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列入货运业务成本。
  (3)上述以外的航次运行费用和船舶固定费用,按客仓和货仓的容积比例分配记入客运业务成本和货运业务成本。
  (4)租入客货轮的租费,按客仓和货仓容积比例分配记入客运业务成本和货运业务成本。
  (5)捎载的集装箱,其有关费用记入货运业务成本。
  (六)海洋运输业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会计报告期(年、季、月度)内已完航次成本为计算基础。会计期内全部船舶已完航次成本之和即为该会计期运输业务总成本,并根据相应的已完航次运量计算单位成本。
  上年度决算后,上年度已完航次未达支出的实际数与入账数的差额,记入本年度的运输业务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1、航次成本、航次单位成本按以下公式计算:
  航次货运业务成本=航次运行费用+船舶固定费用分配数或船舶舱(箱)位租费×集装箱船舶的集装箱固定费用分配数
  有客运业务的船舶,应扣除由客运业务负担的航次运行费用和船舶固定费用(或租费)后,计算航次货运成本。计算公式为:
  航次货运单位成本=航次货运业务成本/航次货运量
  航次客运业务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航次客运单位成本=航次客运业务成本/航次客运量
  客货轮航次客货运综合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客货轮航次客货运综合单位成本=航次业务总成本/航次综合运输量
  2、航区(线)业务成本、单位成本和货种总成本、单位成本按以下公式计算:
  航区(线)货运业务总成本=∑行驶该航区(线)各航次货运业务成本
  航区(线)货运业务单位成本=航区(线)业务总成本/∑行驶该航区(线)各航次货运量
  货种总成本=∑各航区(线)各轮各航次该货种成本
  散装船载运单一货种,该航次成本即计算入该货种成本;如载运两个货种以上货物,按照统计部门统计归属的货种,计算为该货种成本;如果统计部门分析为数个货种统计时,该航次成本按运量比例分别记入各货种成本:
  货种单位成本=货种总成本/∑各航区(线)各轮各航次该货种运量
  航区(线)货种总成本=∑该航区(线)各轮各航次该货种成本
  航区(线)货种单位成本=航区(线)货种总成本/∑该航区(线)各轮各航次该货种运量
  企业还可以比照上述公式计算货种航区(线)总成本、货种航区(线)单位成本、航区(线)客运业务总成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