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周口出纳实务相关内容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核算(五)总结如下:
  15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15 000
  (2)20×8年12月31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又有所恢复,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为1.1万元(11.1万元-10万元),但是对E材料巳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仅为0.5万元,因此,当期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0.5万元而不是1.1万元(即以将对E材料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一存货减值损失    5 000
  六、材料存货期末价值的确定
  材料存货的期末价值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比较为基础加以确定。
  (一)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这里的“材料”指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中的成本是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例2—7】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材料的账面成本为30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280万元(假定本章中所称销售价格和成本均不含增值税),假定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W15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根据上述资料可知,20×7年12月31日,A材料的账面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但是由于用其生产的产成品——W15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也就是用该原材料生产的最终产品此时并没有发生价值减损,因而,A材料即使其账面成本已高于市场价格,也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仍应按300万元列示在20×7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
  (二)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2—8】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B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20万元,单位成本为1.2万元/件,数量为100件,可用于生产100台W26型机器。B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1万元/件。假定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
  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跌,导致用B材料生产的W26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也下跌,由此造成W26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由3万元/台降为2.7万元/台,但生产成本仍为2.8万元/台。将每件B材料加工成W26型机器尚需投入1.6万元,估计发生运杂费等销售费用0.1万元/台。
  根据上述资料,可按照以下步骤确定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首先,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W26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W26型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估计相关税费
  =2.7×100—0.1×100=260(万元)
  其次,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W26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260万元小于其成本280万元,即B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W26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因此B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最后,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W26型机器的售价总额-将B材料加工成W26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估计相关税费=2.7×100—1.6×100—0.1×100=100(万元)
  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0万元小于其成本120万元,因此B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100万元,即B材料应按100万元列示在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
  七、存货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
  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一)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二)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