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拉萨出纳实务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利支付率的缺点:大多数公司每年的收益很难保持稳定不变,导致年度间的股利额波动较大,由于股利的信号传递作用,波动的股利很容易给投资者带来经营状况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的不良印象,成为公司的不利因素;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这是因为公司实现的盈利多,并不能代表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流用来支付较多的股利额;合适的固定股利支付率的确定难度比较大。
  由于公司每年面临的投资机会、筹资渠道都不同,而这些都可以影响到公司的股利分派,所以,一成不变地奉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公司在实际中并不多见,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只是比较适用于那些处于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每年除了按正常股利额向股东发放股利外,还在公司盈余较多、资金较为充裕的年份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是,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股利支付率。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赋予公司较大的灵活性,使公司在股利发放上留有余地,并具有较大的财务弹性。公司可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股利发放水平,以稳定和提高股价,进而实现公司价值的*5化;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缺点:由于年份之间公司盈利的波动使得额外股利不断变化,造成分派的股利不同,容易给投资者收益不稳定的感觉;当公司在较长时间持续发放额外股利后,可能会被股东误认为“正常股利”,一旦取消,传递出的信号可能会使股东认为这是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表现,进而导致股价下跌。
  五、确定股利或利润分配方案
  (一)选择股利政策
  表1 不同发展阶段股利政策的选择
公司发展阶段特 点适应的股利政策
公司初创阶段公司经营风险高,有投资需求且融资能力差剩余股利政策
公司高速发展阶段公司快速发展,投资需求大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
公司稳定增长阶段业务稳定增长,投资需求减少,净现金流入量增加,每股收益呈上升趋势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公司成熟阶段公司盈利水平稳定,公司通常已积累了一定的留存收益和资金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公司衰退阶段公司业务锐减,获利能力和现金获得能力下降剩余股利政策
 
  (二)确定股利支付水平
  (三)确定股利支付方式
  一般说来,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形式主要是送红股、派发现金股利、公积金转增股三
  种形式。考虑到上述几种形式的混合使用,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全部可分为八种:不分
  配、派现、送红股、转增股、派现加送红股、派现加转增股、送红股加转增股、派现加送红
  股加转增股。
  1.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作为一种股利分配方式之一,普遍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并且成为全世界大多数
  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分配形式。在各种股利分配形式中,投资者一般比较偏好现金股利分配。
  但从企业角度看,现金股利的支付,会导致现金流出公司,降低公司的财务弹性,并削弱公
  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也会限制企业的投资决策。因此公司管理当局在决定分配现金股利时,
  必须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2.股票股利(红股)
  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里,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红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送红股以后,股票的数量增加了,同时由于除权降低了股票的价格,就降低了购买这种股票的门槛,在局部可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提高股票的价格,这种股利分配方式通常对股东而言是有利的。
  3.转增股本
  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
  转增股本与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账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转增股本严格地说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第三节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
  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一、营业外收入
  1.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
  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等。
  小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按照处置收入、可收回的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扣除其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和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的价款,扣除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捐赠收益,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收益。
  2.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的取得及结转情况。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确认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借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收入。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收入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确认营业外收入,借记“固定资产清理”、“银行存款”、“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期末,应将“营业外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例1】某企业现有一台设备由于性能等原因决定提前报废,原价为500 000元,已计提折旧45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报废时的残值变价收入为73 500元,报废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3 500元。有关收入、支出均通过银行存款办理结算,不考虑相关的税费。该公司应编制的分录如下:
  (1)将报废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
  累计折旧     450 000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2)收回残值收入
  借:银行存款      73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3 500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