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十年涨后仍不能改变才是公务员退休金的三分之一的局面,这多少有些尴尬。日前中国传媒大学广南学院教授李劭强撰文就养老金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全文如下:
  国务院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这是中国连续第十年上调企退人员的养老金。与此同时,部分省份基本养老基金却入不敷出。确保基金收支平衡、提高养老金连涨的“含金量”,刻不容缓。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指出,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标准是综合考虑了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物价上涨、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
  养老金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真的老有所依。这个水平包括养老金的起点,这通常由养老金替代率决定,替代率越高,人们的养老金就越接近退休之前的工资,越能够为退休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这个水平还包括养老金的增幅,只有养老金的增幅能够超过物价涨幅,养老的质量才不会在养老金增加的基础上出现下滑。当然,一个更理想的情形是,养老金的增幅还应与工资收入的增长相挂钩,让人们在退休之后,依然可以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
  如今的情形是,一方面,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并不高,人们在退休之后,就面临着工资收入锐减的情形。这一点,也是人们质疑养老保障多轨制的真正原因。如果,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员工一致,可以达到80%以上,人们又怎么会对他们的养老保障羡慕嫉妒呢?另一方面,养老金的增幅跑不过物价的涨幅,虽然养老金实现了不断上涨,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在物价高涨的背景下,养老金所能提供的相对保障,其实是在下降。
  “十连涨”之后仍不能改变才是公务员退休金的三分之一的局面;目前企业和社会人员退休金人均2000元,目前的物价水平下,维持基本生活都十分困难,但体制内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一直维持在80—90%的水平,为世界*6,一个“最低”,一个“*6”,令百姓不胜寒意。
  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谢女士曾是一名街道企业的职工,2009年退休时养老金仅为800多元,连年上涨后已接近1200元。“虽然养老金每年上涨,但是肉、油、蔬菜也一直在涨价,开支一直在增加,猪肉5年多来价格就至少翻了一倍。”谢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的养老金也仅够勉强维持生活,基本没有剩余。
  养老金没跑过物价,最终导致替代率不断下降;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和其他社会人员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此后一直下降,2011年为50.3%,跌破国际警戒线,实际上是退休人员收入不断缩水。
  养老金应该跑过物价已经成为常识,而且相关部门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养老金跑赢物价的常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细则,还没有成为稳定的制度。而养老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尊严,对于养老金保障变相下滑的情形,制度设计必须跟进,相关细则应尽快出台。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最热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