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要不要还房贷,银行卡上有没有很多钱,存款基准利率都很有必要关注一下。它的上调和下调会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本金基数比较大的人来说。很多人知道存款基准利率的概念,但是并不知道什么原因会造成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今天给大家放个大招。存款基准利率什么情况会调整?
存款基准利率


  去年8月改革以来PR定价公式明确为:LPR=MLF+点差。其中MLF选择的是一年期品种,反映银行边际资金成本,而点差幅度取决于银行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既然LPR代表银行资产端信贷定价锚,MLF反映银行负债边际成本,按照LPR定价公式,只要MLF与LPR调降相同幅度,LPR定价机制中的加成点差即可维持不变,似乎银行也不应该会有太大息差压力。降LPR为什么关系存款端利率调降与否呢?
  1.1 MLF远不能代表银行负债成本
  事实上MLF占银行负债的比重非常小,MLF余额相对银行总负债的比重不超过2%,从规模上看MLF不能代表银行负债利率。当然,虽然直接的余额占比不高,但若MLF与银行其他负债内容利率同向变动,那么逻辑上MLF也可以较好反映银行负债端成本变动。可惜的是,MLF与银行同业负债成本相关性较强,与存款利率相关性并不高,然而存款才是银行主要负债内容。
  1.2中国商业银行负债成本较大程度取决于存款利率
  拆解银行负债结构,银行负债中70%左右是存款,其次是债券发行(主要是同业存单),占比在10%左右,质押式回购、同业拆借等金融同业负债占比亦在10%左右。银行负债剩余部分还包括对央行负债(占比不到4%)、海外负债(占比不足1%)等。逆回购、MLF、SLF等均囊括在对央行负债科目统计之中。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银行负债中的绝对主体是存款。可以说存款利率高低直接关系银行负债成本高低。
  1.3进一步降实体融资利率有必要相应调整银行负债利率(存款利率)
  压降LPR同时不调降存款利率,只相应调整MLF利率,实际上银行负债成本没有太大变化。然而这一过程中贷款端利率下降,银行息差收窄。当息差无法再度压缩,银行或无法进一步给出更低LPR报价,或在贷款定价时打开普通贷款利率和LPR之间的点差。此时LPR调降空间以及LPR对信贷融资利率的真实定价作用或将有限,降息效果要大打折扣。届时央行有两种选择,一是维持银行存款端利率不变并通过激励考核机制继续引降LPR并压实LPR向贷款利率传导;二是承认银行必要息差空间并下调银行存款端利率。
  显然,贷款端降息的必要性和降息幅度越大,银行负债成本下调的必要性也越高。未来疫情冲击下海外衰退风险升温,国内需求不足压力显性化,央行引降LPR利率和实体融资成本的压力就越大,银行存款端利率调降的可能性随之提高。
  今天关于【存款基准利率什么情况会调整?】就先讨论到这里!本文由高顿教育整理发布,高顿教育拥有十多年培训教辅经验,学员遍布国内外。成立至今,为百万学员提供了学习、求职、创业、职业晋升、人脉拓展的机会和舞台。寻答案,探真理,尽在高顿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