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
  1.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依法设立,工作人员一般列为国家行政编制,活动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
  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是提供非生产性服务,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拨付,但不一定是全部拨付,一般是定额或定项补助;机构设置由政府机关批准,工作人员一般列为国家事业编制。所以,从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它介于行政单位与企业之间。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行政单位的资金活动表现为预算收支,资金活动内容简单、固定。
  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不仅表现为预算收支,还表现为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1.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内容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结余管理等。
  2.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手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管理、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考核等。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原则与任务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有:编制单位预算,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开展财务分析和考核等编制单位预算属于事前管理,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属于事中管理,开展财务分析和考核属于事后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
  1.依法理财的原则
  2.勤俭节约的原则
  3.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相结合的原则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5.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利益相兼顾的原则
  6.收支统管的原则
  各单位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基本账户,防止多头开户,账外设账。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2.加强单位预算管理,保证行政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单位预算应正确处理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关系:
  *9,正确-处理业务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关系。
  第三,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之间的关系。
  3.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分析和考核主要以单位预算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