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高顿网校帅锅小编贴出来的是经济师《中级工商》第七章:内部报酬率法(IRR)。
  内部报酬率法(IRR)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也就是说如果用内部收益率做为资金成本来折现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加总起来应该刚好等于初始投资,即二者相减得到的净现值正好等于零。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本身的真实报酬。
  式中,NCFi-第i年的净现金流量;r-内部报酬率;n-项目使用年限;C-初始投资额。
  具体计算方法:P228.
  A. 如果每年的NCF相等,计算步骤P228。
  B. 如果每年的NCF不相等,按下列步骤计算:
 
  首先,先预估一个贴现率i,并按此贴现率计算净现值。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正数,则表示预估的这个贴现率小于该项目的实际内部收益率,所以应提高预估值再代入计算净现值;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负,则表明预估的贴现率大于该方案的实际内部收益率,应降低预估值,再代入计算净现值。(注意,用来测算的两个相邻的i值之间的差距*4在3%-5%之间,不能超过5%。比如,*9次自己预估了贴现率i为10%,算出来的NPV大于0,这时再试一个贴现率就*4是12%,或者14%,最多为15%。)经过这种反复的试算,直至算出净现值刚好由正变为负或刚好由负变为正,也即一直试算到净现值刚好变号为止。
 
  其次,找出与上述两个相邻净现值相对应的两个贴现率,代入下面的线性公式中即可求出内部收益率。即通过反复试算求出使NPVn略大于零时的in,再求出使NPVn+1略小于零时的in+1,在in与in+1之间用直线插值法求得内部收益率IRR。
  如果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相等的方案,其计算步骤可稍简化一些。具体内容请参见书上P228页*9步、第二步、第三步三个步骤。
  决策准则:当只选择一个投资方案时,内部收益率IRR大于或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一般题目会给出)就采纳,反之,则拒绝该方案;当在多个互斥方案中选择时,内部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方案为*3方案。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概念易于理解。
  缺点: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每年的NCF不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求得。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