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的朋友们,这厢有礼啦,高顿网校的小编在这里给你们作揖啦。经济师《中级工商》第七章:贴现现金流量指标,送给大家啦。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是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将未来各年的现金流量统一折算为现时价值后,再进行分析评价的指标。
 
  三种方法:
  (1) 净现值法(NPV)――掌握
  净现值法(NPV)是指把投资项目每年能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折算为现值,再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
 
  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各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即
  营业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一般为收入-付现成本或运营成本-所得税,注意最末一年有无残值,若有,残值也算最末一年的收入。
  其次,将各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乘以各自相应的折现系数折算为现值。折现系数可通过年金现值系数表查出。但应注意:投资项目的期初是从第0期算起,所以*9年的净现金流量的系数就是1/(1+k)1,第二年的就是1/(1+k)2,第三年的就是1/(1+k)3······等等。
  最后,把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加总后再减去初始投资,即可求出净现值NPV。
  式中,NPV-净现值;NCFi-第i年的净现金流量;k-贴现率(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的报酬率);n-项目预计使用年限;C-初始投资额。
  决策准则:当只选择一个投资方案时,净现值NPV大于0,可行;净现值NPV小于0,则不可行;当在多个互斥方案中选择时,NPV*5者为*3方案。所谓的“互斥”就是指选择了一个方案就不能再选择其它方案。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反映各方案的净收益。
  缺点:不能揭示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