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提醒大家,请把握好经济师考试题型,才能在考试中合理分配好时间,就不会心急燎原的答题了。
  第五步,确定组限。
  组限是组与组之间的界限,或者是每组观察值的变化范围。
  一个组的最小值称为下限;*5值称为上限。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称为组距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即:
  ①*9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最后一组的上限值应比*5的观察值大一点。
  ②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4不要使用开口组。
  ③ 组限应取得美观些,按数字编好,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且一般要用整数表示。
 
  第六步,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第七步,制作频数分布表。
 
  (二)数值型数据的图示
  1.直方图
  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直方图中,实际上用矩形的面积表示各组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与条形图不同:
  (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横置时)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是)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2.折线图(频数多边形图)
  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是折线图。
  高顿网校之旷世名言: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 —— 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