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范围地区的小伙计们,都在卖力的复习经济师吧?现在千万别松懈哦,11月1日就要开考啦!  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大纲要求:
  1.了解数据分组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数据分组的方法
  3.了解上限、下限、组距、组中值的含义
  4.掌握组中值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5.熟练掌握数据分组的具体步骤
  6.能够根据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
  7.掌握直方图和折线图的绘制方法
  8.熟悉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一)数据的分组
  1.数据分组的含义:
  数据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组别。分组后再计算出各组中出现的次数或频数,形成一张频数分布表。
  2.数据分组的方法
  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
  (1)单变量值分组是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较少的情况。
  (2)组距分组是将全部的变量值,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间。适合于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采用组距分组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9步,确定分组的组数
  确定分组组数时的要求:
  ①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
  ②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③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
  第三步,求极差。
  极差值=*5观察值-最小观察值
  第四步,确定各组组距。
  高顿网校之精品语录:年轻女子的爱情像杰克的豆杆一样,长得飞快,一夜之间便可参天入云。 —— 萨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