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分享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第三章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知识点,了解国民经济评价

  知识点:国民经济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1)费用效益分析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或者费用效果分析法对于效益和费用均可货币化的项目,应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对于效益难以货币化的项目,应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法
  对于效益和费用均难以量化的项目,应进行费用效益定性分析。
  1)适用范围
  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项目包括:①具有垄断特征的项目,②产出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项目,③外部效果显著的项目;④资源开发项目:⑤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⑥受过度行政干预的项目。
  2)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
  经济效益和费用可直接识别,也可通过调整财务效益和财务费用得到。经济效益和费用均应采用影子价格计算。
  3)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指标的计算
  可在直接识别经济费用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利用表格计算相关指标,也可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调整在费用效益识别和计算的基础上,编制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指标.....包括:ENPV、EIRR和经济效益费用比。
  (2)费用效果分析
  费用效果分析是指通过比较项目预期的效果与所支付的费用,判断项目的费用有效性或经济合理性。
  ①费用效果分析应遵循多方案比选的原则。
  ②费用效果分析的基本方法
  费用效果分析可采用最小费用法、最大效果法、增量分析法、以效果费用比为基本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3)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①适用范围
  对于投资巨大、工期超长(跨5年计划或10年计划)、实施前后对所在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态及环境等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大型建设项目,应进行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其中,直接影响范用限于局部区域的项目应进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全局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②分析方法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应遵循系统性、综合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将项目的总产出、总投入、资源、劳动力、进出口总额等作为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的增量,通过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分别计算“有项目”与“无项目”时的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社会与环境指标及国力适应性指标,并根据有无对比原则进行分析。其中,经济总量指标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包括增加值、净产值、纯收入、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经济结构指标反映项目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影响力系数等指标;社会与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就业效果指标、收益分配效果指标、资源合理利用指标和环境影响效果指标等。为了分析项目对贫困地区经济的贡献,可设置贫困地区收益分配比重指标。
  常用的经济数学模型包括经济计量模型、经济递推优化模型、全国或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动态系统计量模型等。
相关阅读推荐
以上就是【2023年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常考知识点:国民经济评价(二)】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经济师】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经济师考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