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13年考试《初级财政税收》知识点之税率
 
  本章节的主题是:税率
 
  内容如下: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征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1、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又分为产品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的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的特点: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2)累进税率
  按照税率累进依据的性质,累进税率分为“额累”和“率累”两种;按照累进依据的构成,又分为“全累”和“超累”。
  ① 全额累进税率(两个特点:计算方法简单,但税收负担不合理)
  ②超额累进税率(三个特点: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透明度差)
  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款比较复杂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引进了“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本级速算扣除数=上一级*6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2、税率的其它形式:
  (1)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由于免税等原因,实际税率常常低于名义税率。
  (2)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在比例税制中,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在超累税制中,边际税率高于平均税率。
 
  高顿网校小编提醒您尽量早日复习,预祝你在2014年经济师考试的合格名单中榜上有名!
 
  考试励志名言: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以上经济师的考试*7大纲是由高顿网校小编[*{7}*]制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