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简称“深圳市考”)因其高薪酬、优渥福利及职业稳定性,成为全国考生竞相追逐的热门赛道。伴随热度而来的,是“深圳市考好不好考”的争议。综合历年考情与考生反馈,这场考试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难度不仅体现在激烈的竞争比例上,更源于考试内容的独特性和备考的高强度要求。本文将从竞争压力、考试内容、备考策略三方面展开分析,为考生提供全面参考。
深圳市考好不好考?一文带你了解
  一、深圳市考好不好考?
  竞争激烈程度:远超省考与国考
  1、深圳市考的竞争压力在全国地方性公考中名列前茅。以2018年为例,深圳市考报名人数达7.2万人,平均竞争比高达138:1,远超同期广州市考的119:1和广东省考的32:1。即便近年来招录规模有所扩大,热门岗位如市直机关、行政执法类职位仍可能面临“千人争一岗”的局面。
  2、户籍限制加剧了竞争分化。深圳市考虽未完全限制外地考生,但部分岗位明确要求本地户籍或优先招录深圳高校毕业生,导致非本地考生需在更窄的赛道中争夺机会。加之公告发布至笔试仅一个月左右的备考周期,考生若未提前规划,极易因时间不足错失优势。
  二、深圳市考考试内容:专业性强且极具地域特色
  深圳市考的笔试科目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和《申论》两类,其命题深度与广度均高于普通公考。
  1、行测:题量庞大,题型创新
  行测限时90分钟,涵盖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模块,总题量约95-115题。其难点在于:
  常识判断:深圳本地时政与市情占比高达5-8题,如“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政策细节、近年经济数据等,需长期积累。
  数量关系:除常规数学运算外,常结合深圳城市建设设计应用题。例如,2024年真题曾以“草场资源分配”为背景,要求考生通过多元方程求解饲养牲畜数量,考验逻辑建模能力。
  数字推理:多级数列、递推数列等规律题占比超60%,需快速识别数列特征并验证假设。
  2、申论:紧扣本地战略,强调对策深度
  深圳市考申论分Ⅰ、Ⅱ类卷,主题聚焦深圳发展痛点。例如,2024年真题围绕“营商环境优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等议题,要求考生从政府工作报告、专家研究等材料中提炼问题,并提出可落地方案。高分答案需体现两大能力:
  政策敏感度:熟悉深圳“十四五”规划、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等文件;
  实践导向:对策需具体到部门职责、资金渠道、评估机制等细节,避免空泛。
  3、面试:多维考核综合素质
  面试环节采用结构化形式,3-4道题限时15-20分钟,重点考察:
  综合分析能力:如解读深圳人才引进新政的利弊;
  应急处理能力:模拟突发舆情或公共危机场景;
  岗位适配性:部分单位加考专业测试,如政法系统可能涉及法律案例分析。
  三、深圳市考备考建议
  面对高强度竞争,考生需制定“三轮进阶”计划:
  1、基础夯实阶段(2-3个月)
  行测:分模块突破弱项,如通过“机械划分法”攻克数字推理,利用“关键词定位法”提升言语理解速度;
  申论:每日精读《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整理本地典型案例与政策表述;
  常识:建立“深圳时政”专项笔记,涵盖年度大事件(如前海合作区扩容、光明科学城建设)及数据(如GDP增速、人口结构)。
  2、强化冲刺阶段(1个月)
  真题实战:近5年深圳市考真题反复演练,尤其注重行测时间分配(如资料分析限时20分钟);
  申论批改:邀请专业人士点评,重点优化对策的可行性与表述规范性;
  面试模拟:组队练习高频题型,录制视频复盘语言流畅度与肢体表达。
  3、临考调整阶段(1周)
  心理调适:避免盲目刷题,通过冥想、运动缓解焦虑;
  热点预测:结合当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押题“数字经济”“民生服务”等方向。
  以上就是有关【深圳市考好不好考?一文带你了解】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大家参考,以上内容是基于历年的整理,还是以官网最新信息为准,大家如果需要选调生报考、选岗指导、备考资料,可以进入右方对话框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