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
*9章总则
*9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除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者外,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传统医学”是指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
第二章考核
第四条考核是对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评价和认定,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各考核机构具体实施。
第五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
第六条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已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师承人员,可直接申请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考核。其余师承人员申请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的,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力。
(二)具有经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师承关系合同,连续跟师学习满三年;指导老师具有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年以上;有丰富、独特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医德高尚,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得到同行公认;应聘在医疗机构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继承教学任务;同一指导老师在同一时期内带教学生不得超过两名。
(三)取得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的《出师合格证书》。
(四)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的。
申请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的,除具备上款(一)至(三)项条件外,还应当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第七条申请考核确有专长人员的,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地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审定为确有专长,并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二)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十年以上,并经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确认医术有专长的。
第八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
业务水平考核中,师承人员的重点是学习老师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情况;确有专长人员的重点是是否具备独特专长,疗效是否明显优于同种或同类病症的其它治疗方法。
第九条考核的方式可以包括:个人述职、口试、笔试、实际操作、对其本人书写医学文书的检查等。
考核标准及具体考核办法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参照《执业医师法》第九条、第十条的有关规定,按照本办法第八条及本条前款的要求统一制订。
第十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每年举行一次,考核时间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统一确定。
第十一条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申请考核者,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申请审核表”。
第十二条申请考核者,应提供下列材料:(一)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申请审核表;(二)本人身份证明;(三)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二张;(四)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效行医资格证明;或《师承合同》、《出师合格证书》;或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确有专长证明。
第十三条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已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师承人员,经批准其行医资格的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辖区内的考核机构提出考核申请;其余师承人员经试用机构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辖区内的考核机构提出考核申请。
符合第七条*9项规定的确有专长人员经批准其行医的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辖区内的考核机构提出考核申请;符合第七条第二项规定的确有专长人员经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辖区内的考核机构提出考核申请。
考核机构按规定程序和申请条件复审合格后,通知考生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核。
考核结果由考核机构通知考生。考核合格的,由考核机构出具考试资格考核合格证明,并提出推荐意见。
第十四条考核机构是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
考核机构应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与技能和对考核对象的业务培训与指导能力。本地区无具备考核能力机构的,由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指定考核机构承担该地区的考核工作。
考核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职责及辖区范围等由指定其承担考核工作的中医(药)主管部门确定。考核机构的具体条件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考核机构应成立专门的考核委员会,该委员会应由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学专家组成,包括一定比例熟悉本专业的医学教育专家和外聘医学专家。
第十六条考核机构应当建立工作规则、保密、考核资料归档存放等相应的工作制度。
考核机构应当在考核工作结束后五日内,向指定其承担考核工作的中医(药)主管部门报告考核工作情况与考核结果。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审核考核机构的相应条件;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考核机构的考核工作。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按年度将委托的考核机构情况报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在每次考核结束后的十五日内,将考核结果报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并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通过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将考核合格的人员名单通知相应的考点。
第三章考试
第十九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纳入全国统一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第二十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合格的方可参加医学综合笔试。考试的具体内容与方案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制定。
第二十一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经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合格并推荐的师承人员或者确有专长人员;(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第二十二条经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合格并推荐的师承人员或者确有专长人员,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二十三条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到规定的考点办公室报名,并提交下列材料:(一)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二张;(二)本人身份证明;(三)考试资格考核合格证明;(四)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效行医资格证明;或师承人员的《师承合同》和《出师合格证书》;或确有专长人员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确有专长证明;(五)执业助理医师申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还需同时提交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执业时间和考核合格证明;(六)报考所需的其他材料。
其他报考程序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合格线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确定。
考试成绩合格的,获得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
第四章处罚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机构的考核资格,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一)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二)在考核过程中显失公平的;(三)在中医(药)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中不合格的;(四)违反本办法或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拒不改正的。
第二十七条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在申请或参加考核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当年申请或参加考核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假报姓名、年龄、学历、工龄、民族、户籍、学籍,伪造证件、证明、档案以取得申请考核资格的;(二)在考核中扰乱考核秩序的;(三)向考核人员行贿的;(四)威胁或公然侮辱、诽谤、诬陷考核人员的;(五)有其他严重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在医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的,根据《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申请审核表考核机构名称:——(考核机构填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填表说明
1、本表内容除注明“由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填写”者外,均须由申请人亲自填写。
2、填写一律用黑色、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者毛笔。
3、填写要做到内容具体、真实,字迹端正、清楚。
4、“相片”一律使用2寸近期免冠正面半身照。
5、表内的年、月、日等时间,一律用公历、阿拉伯数字填写。
6、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或具有相应学历者在“文化程度”栏填写;职业高中毕业者应在“专业”栏内填写所学专业。具有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者,在“*6学历”、“专业”栏分别填写获得的国家认可的*6学历和相应的专业。
7、如填写内容较多,可另加附页。
8、该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由考核机构存档,一份由指定考核机构的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
------------------------------------------------------------------------
|姓||性||民|||
|名||别||族||相|
|------|----------------------|------|----------------||
|出生||身份证|||
||年月日||||
|日期||号码|||
|------|------------------------------|----------------||
|文化||*6||专||片|
|程度||学历||业|||
|------|------------------------------------------------------------|
|户口||
|所在地||
|------|------------------------------------------------------------|
|通讯||
|地址||
|------|------------------------------------------------------------|
|邮政||||
|||联系电话||
|编码||||
|------|------------------------------------------------------------|
|申请人||
||师承人员□、确有专长人员□(请在相应□打√)|
|身份||
|--------------------------------------------------------------------|
|《执业医师法》颁布前|是□|
|是否取得有效行医资格|是□(请在相应□打√)|
|--------------------------------------------------------------------|
|申请考核级别|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请在相应□打√)|
|----------------|--------------------------------------------------|
|申请考核类别|中医□、蒙医□、藏医□、维医□(请在相应□打√)|
|--------------------------------------------------------------------|
||
|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粘贴处|
||
------------------------------------------------------------------------
--------------------------------------------------------------------------
|以下内容请师承人员填写|
|----------------------------------------------------------------------|
||姓名||出生日期|年月日|
||----|--------------|------------|----------------------|
||技术||任职||
|||||年月|
||职务||时间||
|老|--------------------|------------------------------------|
|师|从事临床工作时间|年月|
|主|----------------------------------------------------------|
|要|工作单位名称||
|情|----------------------------------------------------------|
|况|主要学术经验或技术专长:|
|||
|||
|||
|----------|----------------------------------------------------------|
||批准行医资格部门||
||----------------|----------------------------------------|
|《执业医师|取得行医资格时间|年月|
|法》颁布前|----------------|----------------------------------------|
|已取得有效|开始执业时间|年月|
|行医资格者|----------------|----------------------------------------|
||具体执业地点||
||----------------|----------------------------------------|
||执业类别与范围||
|----------|----------------|----------------------------------------|
||批准跟师学习部门||
||----------------|----------------------------------------|
|《执业医师|跟师学习开始时间|年月|
|法》颁布前|----------------------------------------------------------|
|未取得有效|取得《出师合格证书》时间|年月|
|行医资格者|----------------------------------------------------------|
||试用机构名称||
||----------------|----------------------------------------|
||开始接受试用时间|年月|
--------------------------------------------------------------------------
--------------------------------------------------------------------------
|以下内容请确有专长人员填写|
|----------------------------------------------------------------------|
||批准行医资格部门||
||----------------|----------------------------------------|
|《执业医师|取得行医资格时间|年月|
|法》颁布前|----------------|----------------------------------------|
|已取得有效|开始执业时间|年月|
|行医资格者|----------------|----------------------------------------|
||具体执业地点||
||----------------|----------------------------------------|
||执业类别与范围||
|----------|----------------------------------------------------------|
||批准从事乡村医生工作部门||
||------------------------|--------------------------------|
|《执业医师|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时间|年月|
|法》颁布前|----------------------------------------------------------|
|未取得有效|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确认专长时间|年月|
|行医资格者|----------------------------------------------------------|
||独特||
||专长||
|----------------------------------------------------------------------|
|以下内容申请人不填写,由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填写|
|----------------------------------------------------------------------|
||批准有效行医资格的部门审查意见:|
|《执业医师||
|法》颁布前||
|已取得有效||
|行医资格者|负责人签名:部门盖章:|
||年月日|
|----------|----------------------------------------------------------|
||师承人员,试用机构审查意见:|
|||
|《执业医师||
|法》颁布前||
|未取得有效|负责人签名:部门盖章:|
|行医资格者|年月日|
||----------------------------------------------------------|
||确有专长人员,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
|||
|||
||负责人签名:部门盖章:|
||年月日|
--------------------------------------------------------------------------
------------------------------------------------------------------------
|||
|考核机构||
|复审意见||
||负责人签名:部门盖章:|
||年月日|
|--------|----------------------------------------------------------|
|||
|||
|||
|考核方式||
|||
|及主要||
|||
|情况记录||
|||
|||
|||
||考核负责人签名:参加考核者签名:|
||年月日|
|--------|----------------------------------------------------------|
|||
|考核结论||
||考核机构负责人签名:考核机构盖章|
||年月日|
|--------|----------------------------------------------------------|
|||
|备注||
|||
------------------------------------------------------------------------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