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勤倒下了什么?来源:新民周刊作者:宋元日期:2007-11-28字号[ 大 中 小 ]   从美国华尔街的安然、世界通信、施乐,到国内的银广夏、麦科特、蓝天股份,一系列证券公司财务欺诈丑闻,使会计审计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注册会计师的不勤勉尽职甚至作弊,被看作是上市公司造假和证券市场泡沫现象的罪魁祸首。然而,问题仅止于此吗?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有谁躲在真相的背后?  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朱镕基总理曾指出,“建立我国的诚信体系,应首先发挥行业协会这类中介组织的作用。”那么,作为地方自律组织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其作用发挥得究竟如何?  资本市场上,个人、公司,组织甚至政府机构,都在接受诚信的考验。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我是否有诚信?  中天勤倒而不死  曾经擎起深圳会计业一片天空的中天勤,已经倒下。  中天勤的中天部分地处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爱华大厦,现在人去楼空,刚刚改作一个学校的教室,没有学生上课;天勤部分位于相距甚远的蛇口招商大厦,现在也刚刚改换门面,挂上了“华证会计师事务所”的新牌子,总机小姐才*9天上班。  然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今年7月,本刊记者在深圳采访时发现,中天勤虽然已经倒下去了,但它并没有死——在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大厅内有一排崭新的信箱,上面印着各会计师事务所的名字,中天勤的名号赫然排在*9位;在新挂牌的华证会计师事务所里,一些员工只是旧瓶新装,原来就是中天勤的职员;更令人诧异的是,除中天勤两名合伙人刘加荣、徐林文因受到检控而不得自由外,其他14名合伙人几乎都迅速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谋得了一席之地,而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上的客户资源,仿佛是他们的私产,随着他们而去。  当地几位会计师私下里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天勤仍是一座“丰碑”。  鼎盛时期,中天勤拥有员工320名、注册会计师近百名、上市公司客户超过60家,年均业务收入超过6000万元,在深圳排名*9,全国位列五强。  去年,中天勤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其两名合伙人刘加荣和徐林文在严重失实的银广夏1999年度及2000年度财务报表上,签署了“无保留意见”,并涉嫌做假,就此断送了自己乃至中天勤的前程。不久,财政部就宣布,吊销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  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几乎每天都传来中天勤的上市公司客户们解除与其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关系,另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缔约的消息。熟悉业内情况的人们知道,带走这些客户的,其实主要是中天勤的骨干乃至合伙人们。  由此看来,或许在一些会计事务师心目中,“丰碑”还在,但已经倒下的诚信口碑,何时再竖起来?记者打听到原中天勤主任会计师蒋贤山的手机号码,但电话打过去,语音转到移动秘书台,说机主在休假。电话再打到原天勤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章为纲处,他正在珠海开会。面对记者的问题,他说,“我真不太好说,我对银广夏一点都不了解。”目前,他“在做其他一些工作,也兼做着会计工作”。  “其实,我比窦娥还冤。”憋了一口气,章为纲忽然把这句话重复了两遍。  有限责任的合伙制  章为纲在珠海开会,因为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在举行第三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已经延期两年的第二届理事会,将在今年7月换届。作为深圳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自律性组织,因为中天勤、华鹏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接连“事发”,其运作机制开始备受争议。  换届,成了深圳会计师们最敏感的一件事。  得到深圳某报一位资深媒体人的帮助,本刊记者选择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来到深圳进行采访。  今年,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上市公司麦科特财务账时,因故意提供含有重大虚假内容的审计报告,情节严重,而被地方检察院提起公诉。在发展高峰时,华鹏有会计师接近200人,2000年的业务量排在全国前十名。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据“深注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做假,原因之一是上市公司制度缺陷积重难返,当地政府把本地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募集到的资金数量作为政绩,并向会计师事务所“施压”;原因之二在于会计业本身丧失诚信;原因之三是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出了问题,其运作机制也值得商榷。  中天勤由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和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而来,中天的前身是深圳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天勤的前身是蛇口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两家都是由政府部门所办。章为纲告诉记者,当初出于迎接中国加入WTO的考虑,“深注协”要求他们合并,以应对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但问题在于,这种合并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实行的,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