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企业扩张失误案例来源:作者:日期:2008-07-17字号[ 大 中 小 ] 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由于偏离了原有的专业领域,扬短弃长,盲目扩张而陷入经营困境的事例,时有所闻.以下介绍的是颇有名气的“国际级”企业的教训. 山叶公司 在全球各地,“山叶”几乎等于是乐器的代名词,在钢琴产销售方面,它尤其享有声誉. 日本山叶公司业务扩展的初期,品牌扩展都不脱离原有的专长.如吉它,喇叭,小提琴和电子琴的生产,都可以受惠于该公司原来所拥有的技术和工人的精巧手艺.但随后山叶公司大举借贷,涉足许多不熟悉的领域,如网球拍,电视机,录像机,音响设备,摩托车,滑雪车和游艇等.由于偏离本业开展过量的多元化经营,不明白公司立足的基础,优势是什么,过速扩张,其管理,技术,经验都跟不上,使公司几乎陷入不能自拔的泥坑.1990年以后,山叶公司的利润出现下降的趋势,陷入了债务危机.幸而公司领导惊回梦醒,悬崖勒马,在现任社长上岛的带领下,山叶公司重新调整它的经营策略,仍然专注于乐器这项核心业务,从而使山叶公司走出困境,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 阿迪达斯公司 德国阿迪达斯公司是生产运动鞋的大型跨国企业,自杰西·欧文足登阿迪达斯跑鞋夺取第十一届奥运会百米金牌以来,一再拓展扩张市场,在世界各地大批建立分公司,并涉足许多新的领域,全球市场覆盖率很快达80%以上. 美国的鲍尔曼利用阿迪达斯一再扩张市场的机遇,潜心研究其生产经营特色,并抓住全球跑步健身热兴起的时机,全盘效仿阿迪达斯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依靠产品的新颖和质量,很快在体育界打响了牌号.而阿迪达斯公司由于摊子大,战线长,产品不能适应各层次消费的弱点越来越明显,此时其管理,经验跟不上,且人的素质也跟不上迅速膨胀的需要,从而使企业陷入了债务缠身,举步艰难的困境,从而被挤下了盟主的宝座. 克莱博恩公司 据美国《财星》杂志报道:1993年,克莱博恩公司成长率几乎近零,利润缩小,股价下跌.这家年营业额曾高达27亿美元的美国*5女用成衣制造厂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因是它的多元化层面太广泛了.从原先针对职业妇女的合乎时尚的衣着,一下子扩充到大尺码服饰,小尺码服饰,配饰,化妆品,男士服装等.这样,克莱博恩也面临了过度多元化经营的问题.该公司的经理人开始无法掌握核心产品,而大量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促使不少客户移情别恋,公司财务出现严重亏损. 新任董事长杰罗·夏仁上任后,重新把经营重点放在职业妇女成衣上,为了重新回应消费者的需求,夏仁强调产品的严谨设计,合身和品质.这些价值感,使其在众多百货公司内创造了独占鳖头的销售佳绩. 大宇集团 大宇的成功,韩国人称之为“金宇中神话”.大宇的创办人金宇中仅用32年时间,将其发展成韩国第二大产业集团——大宇集团这一企业王国,拥有高达650亿美元的资产,集团营业范围涉及贸易,造船,汽车,通讯,建筑,机构制造和金融等.然而,在韩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大宇集团这颗耀眼的明星在1999年7月中旬的一周中开始损落. 事情发展到今天,大家已看清,亚洲金融危机是大宇扛下去的导火索,而真正的危机是其债台高筑,大举扩张.早在90年代,金宇中就提出其扩张战略———世界化经营,于是大宇四处出击,开始了其全球性大收购,在东欧诸前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大肆收购濒临停产的汽车厂,鲸吞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不良企业.据报道,在其扩张高峰时,它曾创下每3天接管一家企业的纪录.收购企业需要资金,要收购那么多的企业,就需要大量资金.那钱从哪来 于是金宇中大肆举债.1995年,大宇的债务已高达190亿美元,到了1998年,其债务攀升至500亿美元,超过其净资产的5倍.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其利润并未能随之扩大,这就是当银行受到冲击,要回收贷款,大宇就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美丽的神话一时间化为泡影.曾为“万丈高楼”的大宇集团,现如今只剩下以大宇汽车公司为核心,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主的专业集团.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