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9工具厂融资案例来源:作者:日期:2008-09-17字号[ 大 中 小 ]   3年前,哈尔滨*9工具厂陷入了资金困境。企业连续几年亏损,流动资金紧张又申请不到银行贷款。而此时国外著名的刀具制造企业多数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份额逐渐攀升。外来的压力以及内在的弊端,迫使哈一工不得不通过寻找投资方来拯救企业。  就在这时,美国格里森公司向哈一工伸出了橄榄枝。哈一工本希望与格里森合资后,能得到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也能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2005年10月,格里森一工(哈尔滨)刀具有限公司宣布成立。为了表达合作的诚意,哈一工以其多年积累的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等精华资产注入合资企业,而其债务、人员、企业办社会等各种包袱均与合资公司无关。  但合资并未引来格里森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哈一工在合资企业的控股比例只有30%,哈一工近半个世纪培养的技术团队轻易地沦为外资囊中之物。而格里森收购哈一工的战略意图也逐渐显现,其目的就是要吃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格里森的收购给哈一工带来的教训是惨重的:哈一工的失误在于与格里森合作初期就没有充分了解投资方的真实意图,在合作协议中未能事先设定未来长期保护企业的条款。  由此可见,企业选择向战略投资者融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从战略投资者获得更多的行业上下游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企业被战略投资者控制和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