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在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案例研究问题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杨利云日期:2011-10-25字号[ 大 中 小 ]   EVA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该指标的*5特点是从股东角度重新定义了企业的利润,考虑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的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众多企业日益认识到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弊端,开始采用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在应用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某公司为例,根据该公司运用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计算、调整、实施EVA及提升EVA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EVA的实际操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案例  某啤酒公司始建于1988年。2000年5月,被某啤酒集团出资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资产1.22亿元,年啤酒生产能力8万千升。该公司下设五个分厂,每个分厂分别包括酿造部、生产部、销售部、品管部、工程部、包装部、废品收购部、财务部等部门。  该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食品安全为保障,以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为重点,以资本增值为根本,以工资收入与岗位贡献相结合为宗旨,对内具有公平性、激励性,对外具有竞争力。公司2010年的经营管理目标是以 BSC为工具,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产量7.6893万千升,确保利润1056万元。各个分厂根据公司整体目标分解指标到部门、工段、班组,落实到个人,做到员工绩效明确,收入奖惩兑现有根据。为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公司设计了以BSC四个维度为框架,以EVA为财务核心指标,以公司为评价主体,以各个分厂为评价客体,以对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的综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在落实业绩评价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问题集中在EVA的计算和实施上。对此,笔者结合该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EVA的计算和调整  (一)EVA的计算。EVA是企业经过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减去企业为了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本成本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EVA=NOPAT-WACC×TC.其中, NOPAT是净利润加上坏账准备的增加、商誉的减值准备等调整得到;WACC代表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TC代表企业投入的总资本。  (二)EVA的调整。根据思腾斯特管理公司的研究,若要精确计算EVA,所要调整的项目多达164项。根据该公司的组织结构、业务组合、发展战略以及会计政策的特点,选取了五项必要的调整项目,以便在简单与精确之间实现a1平衡。  1.商誉。现行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将传统的直线摊销法改为减值测试法,要求企业对合并过程中形成的商誉至少要在每年年度终了结合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并将减值金额计入当期损益。2000年5月,该公司被某啤酒集团出资收购,在会计处理中形成了商誉,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每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因此,该公司在计算调整EVA时,应将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加回资本总额,同时调增税后净营业利润。  2.各种准备。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定期或在年末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该公司会计处理中计提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这些准备的计提对营业利润会产生影响,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现金盈利能力。因此,该公司在计算EVA指标时,应将已经在营业利润中扣除的本期计提的准备金调整加回到营业利润中,同时将已经在资产总额中扣减的本期和以前期间计提的准备金调整加回。  3.研究与开发支出。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研究支出在发生阶段费用化,符合一定条件的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无形资产成本。该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队伍,酿酒工艺是该公司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在计算EVA指标时,对于资本化的开发费用可不再调整,但仍需将研究费用作资本化调整,并根据资本化金额和当期摊销额调整税后净营业利润。  4.营业外收入与支出。EVA指标计算中的变量为税后净营业利润,该公司在计算EVA值时,应从会计利润中直接扣除“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本期发生额。  5.递延所得税。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减少未来期间的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会增加未来期间的所得税。在计算EVA时,如果该公司当期递延所得税增加则调整增加税后净营业利润,反之则调整减少税后净营业利润。  三、EVA的实施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施的原则。  1.统一思想。对该公司而言,EVA是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宣传EVA与股东价值创造的理念,明确“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在整个过程中,需遵循由上至下原则,形成对实施EVA的统一理念,致力于股东价值增值。管理层要正确理解并接受资本成本概念,贯彻于经营管理决策中;员工应消除对EVA的抵触情绪,修正个人与EVA不相关的错误观点,并作为日常行为的导向。  2.遵循股东价值分享原则,建立激励机制。为了让员工更真实地感受到EVA与自身的关联度,应建立EVA结果与薪酬激励体系的挂钩机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2010年作为试运行的*9年,模拟计算;在2011年,将E- VA考核结果与个人奖金正式兑现。  3.严格会计操作程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的会计数据是运用EVA指标体系的前提,这就要求公司要严格会计操作程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虽然EVA已经在传统的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但其数据仍来源于财务报表,仍需要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  4.重要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解决技术操作问题。该公司高管对EVA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之一,是感觉EVA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要以利润表为基础,调整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要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计算实际资本占用。对此,可根据上文内容简化EVA的计算和调整工作,增强EVA的实际操作性。  (二)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避免为实现短期EVA的增加而减少长期投资的行为。资本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EVA的大小,而EVA又决定着管理者的报酬。为此,管理者很可能会通过减少企业的投资或者是拒绝那些长期才能获利的投资项目来降低资本成本。这种行为将导致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削弱。在实施以EVA为核心指标的业绩评价体系时,首先,管理者要  认识到EVA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度使用现有资产,尽管会在短期内挤压出较高水平的EVA,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要有正确的投资观念和行动。其次,可以将大额的投资分期摊入一个“临时账户”,实现收益与投资相配比,这样可以缓解管理者所承担的资本压力,增加管理者投资的积极性,实现EVA平稳持续的考量。  2.解决因资源共享和中间产品内部转移而导致的EVA衡量不准确问题。该公司各个分厂之间存在资源共享和中间产品内部转移的现象,这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但也会导致EVA难以计算和计算准确度降低。为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首先,在确定成本方面,可以利用较为准确的作业成本法,也可以在分配成本时,给予那些进行合作的分厂和部门一定优惠。其次,充分利用价值动因,选择那些可以直接和中低层管理者相联系的动因,而不是全局化的EVA作为部门评价的指标。最后,可以进行企业内部机构重组,将存在转移价格的分厂或部门组成一个团体,用团体的业绩水平代替各个分厂或部门的业绩水平。  四、EVA的提升  (一)注重提高税后营业净利润。税后营业净利润是 EVA的重要构成要素,为提高税后营业净利润,必须加强各分厂的日常经营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生产部,要对成本进行控制,通过改进生产技术、进行成本预算管理、提高机器设备使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等方法来降低产品成本和库存产品资金占用量;对于销售部,要通过合理设计销售政策、信用政策等方法增加销售收入,并通过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等优惠措施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减少资金的占用量,进而降低资本成本;对于酿造部,要对酿造成本进行日常管理,既要保证啤酒品质,又要压缩酿造过程中各项成本的支出;对于财务部,要监控应收账款的账龄以及回收情况,加强长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资金的占用和资本成本。  (二)注重资本成本控制。经济增加值的大小受资本成本的影响,来源不同的资金其成本高低不同,权益类资金的成本高于债务类资金的成本,权益类资金和债务类资金所包含的各个具体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也有区别。公司应合理选择资金的来源和构成比例,优化资本结构,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此外,对债务资本的充分利用可以产生财务杠杆收益,使EVA有增加的可能性,但是要注意保持合理的债务资本比例,防止过大的财务风险。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