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存货管理发现的问题来源:作者:付美健日期:2009-05-20字号[ 大 中 小 ]   一、“非正常”纳入评估对象:  X县某医药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日,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原值700万元,无形资产423万元,职工人数67人。主要经营范围是销售中、西药、中成药剂制,2008年第四季度该企业连续三个月申报销售收入为零,应纳税额为零,形同“非正常”户,遂将其确定为重点评估对象。  二、案头分析—不正常销售问题:  经过核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发现企业2008年10-12月销售收入申报为零,9月实现销售收入29.4万元,销售成本29.7万元,各项费用20.5万元,亏损30.4万元;但企业库存商品余额长期维持在700万元左右、应付账款余额维持在900万元左右。通过税管员平时掌握的情况分析,自2008年10月城管部门将该企业门市确定为重点整修部位责令关停后,该企业门市基本关停状况,但其后院仓库销售目前仍在进行,不存在零销售问题,为何企业连续三个月申报销售收入为零,应纳税额为零,针对这些问题,评估人员决定约谈企业财务人员。  三、评估约谈——相对人举证看似正常;  评估人员针对上述异常情况约谈了企业财务人员,企业财务人员对上述问题做了如下解释:一、企业长期零申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门市确定为重点整修部位责令关停引起;二、企业销售商品成本高于销售收入,是由于市场原因造成;三、企业库存商品数额较大主要是由于目前市场价格低于产品成本,股东不同意按市场价销售,导致产品积压;四、企业应付账款较大,主要是目前企业处在停业情况下,确实无力支付货款。  企业财务人员的解释看似十分合理,但评估人员要求其提供库存商品明细及货物存放具体地点的情况说明,以及应付账款的详细情况时,财务人员一时间支支吾吾,一会儿说货物存放在本公司仓库内,仓库保管员外出打工去了,一会儿说货物具体存放地点是老板具体在经办,具体情况不清楚;对应付账款,财务人员表示一部分是购买商品欠款,一部分是企业的老客户,见企业困难,将闲散资金借给企业使用形成。财务人员的解释前后矛盾,对其所说明的情况提供不了可靠的证据支持,评估人员决定针对疑点开展实地调查。  四、实地调查——发现非正常情况;  评估人员报分局领导批准后,针对企业库存商品和应付账款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通过盘点库存,企业实物库存与账面库存相差近300万元,对这部分差额,企业财务人员解释是由于本企业仓库条件限制,部分产品存放在客户仓库中,在评估人员的要求下,财务人员拿出了货物出库单据及对方的验收入库单据,但单据上未反映是代存商品还是销售商品。按照企业客户名称,评估人员仔细核对了企业与该客户的往来账款,发现在货物发出时间前后,有资金往来,且收到金额与发出商品金额基本相符,企业财务人员将收到的款项计入到了“应付账款”科目。顺着这条线索,评估人员继续对其它客户资金往来与出入库凭证进行了核对,2008年类似问题金额达105万余元。  在事实面前,企业财务人员承认,由于购货方不需要发票,加之企业又基本停业,经营上十分困难,所以就想通过将收到的货款挂应付账款的方式,隐匿销售收入,从而达到不缴税款的目的。针对这个问题,企业法定代表人表示对这105万元未入账收入马上按税法规定补充申报、补缴税款,并在当天到办税服务厅办理了补充申报手续,补缴了税款。  五、“非正常”的评估建议:  1、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关停企业税收管理,不要被企业表面现象所迷惑,特别是要加强此类企业存货的管理,随时掌握企业资产流向,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出现涉税违法犯罪。  2、税收管理员须采取多种途径、形式提高与管户税源直接相关的有用信息的获取能力,*5限度占有评估所需的有用信息,特别是企业货物的销售渠道、销售体系、资金往来、能耗物耗情况等,为纳税评估找到可靠的支持。  作者单位:盐城阜宁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