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生物有限公司虚列佣金的纳税评估案例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日期:2013-07-19字号[ 大 中 小 ] 基本情况 江苏省如东县地税局在风险应对中,结合个人所得税高收入者的直接管理,注重行业性的税收分析,在对全县重点行业——化工行业的各项涉税指标对比中,发现南通市某生物有限公司有异常现象。 该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等化工原料的制造、销售,企业所得税为地税机关管辖,法定代表人为张某,另有3位投资人均为张某的亲属。2011年销售收入比2010年增长54%,而利润总额仅增长11%。企业在销售形势节节攀高的同时,利润增幅却明显小于销售增幅,初步判定该公司存在涉税风险。 案头分析 该局以2011年为评估期、2010年为基准期,通过提取江苏省地税大集中系统数据,调阅风险预警系统一户式预警报告,以及综合治税信息应用平台的第三方信息,多角度开展案头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下列疑点: 1.2010年入库“金融业”营业税3000元,2011年无营业税入库。 2.2011年未申报运输合同及财产保险合同印花税。 3.2010年,实发工资占销售收入比重为3.97%,2011年占比达5.74%,人均工资由2010年的19441.85元上涨到2011年的42825.71元,增幅特别大。 4.该公司3个投资人于2011年国庆期间各购买住房一套,一次性付款共计219万元。 5.在对税务登记信息进行比对时,发现该公司有7个银行账号未在税务机关备案。 约谈举证 评估人员把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会计同时约到税务机关。针对案头分析中的5个疑点,先询问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某,让法定代表人在隔壁办公室等待。谈完了,再换法定代表人约谈。目的就是不让他们有单独接触的机会,利用他们惧怕对方说话漏嘴,进行各个击破。 通过约谈,消除解决了前4个疑点,但对银行账号的解释,两人偏差较大。会计解释时很紧张,再三强调未备案的7个账户早已停用。法定代表人思考许久才表示,这7个账户是帮银行朋友完成任务开设的,较少使用。评估人员感觉其中可能有问题,针对约谈结果,准备再上门核查。 实地核查 评估人员发出了《纳税评估通知书》,到该户实地核查。核对银行日记账发现,7个未备案账户中有6个为休眠账户,但其中某邮政储蓄银行的1个账户于2011年9月发生*10业务,向某企业转账支付了161万元。 外围突击发现,该公司行业整体利润为6%左右,但该公司2011年报表利润率仅为2.91%,主要是2011年营业费用异常上扬,绝对额比2010年增加了175万元。 上述邮政储蓄银行账户向外支付的161万元和新增的175万元营业费用,不得不让评估人员联想到3位股东的219万元购房款。数字如此接近,这三者难道有关联? 再次复核发现,企业2011年9月47号凭证记载营业费用,一笔支出佣金161万元,收款方为上海市某化工科研公司,但收款账号竟是如东县开设的账号,而上海市的这家科研公司与该公司已多年未发生业务往来。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金额如此巨大的佣金,企业竟无法提供合同。 事实表明,企业支付的佣金有猫儿腻,评估人员决定再次约谈企业人员。为了攻其不备,评估人员先与法定代表人张某漫谈闲聊,张某的戒备心理明显放松了。就在这当口,评估人员突然发问给上海市某化工科研公司汇款的事。法定代表人冷不防备被问到敏感处,张某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见此情景,评估人员紧接着又追问3个投资人219万元购房款的资金来源。此时,张某已乱了阵脚,说出了实情。原来,该公司为了回报投资人,决定给3个投资人每人50万元用于购买住房。为逃避个人所得税,虚列了佣金支出,还将支付金额由150万元变成161万元。 评估处理 最终,3个投资人向公司退回了161万元购房款,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补缴企业所得税403521.1元。同时,补缴了城建税90.7元,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补缴印花税389.1元,并按规定加收了滞纳金。 (本案例由江苏省如东县地税局提供)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