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案例分析:为何产量少销售多来源:江苏国税网作者:宣云华日期:2007-11-28字号[ 大 中 小 ]   大丰市某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是某国有化肥厂破产新设成立的私营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征管属大丰市国税局第二分局,税款征收方式为查帐征收,主要产品为尿素,产品适用税率均为13%.  该公司是该市的重点税源企业,今年7-10月份税负明显低于往年,只有3%,于是该分局对该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评税审核分析,发现有两项财务指标异常,即预收帐款余额较大和产成品余额为零。这可能是目前尿素紧俏,企业采取预收帐款方式销售,所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因此属正常。  但评税人员分析,如果采用预收帐款方式销售,则每月结转销售后预收帐款余额会减少或保持相对稳定。但对该公司前几个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预收帐款余额呈逐月上升的趋势,由7月份的1200万元上升到10月份的2180万元,产成品余额均为0,评税人员对此有些疑惑不懈,决定对其约谈。  约谈人员分析,化肥销售形势如何,从商家也能了解得到,于是对该市区*5的化肥商家某农资公司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分析正确,商家必须先付款后付货,闲聊中了解到该农资公司目前预付帐款200万元,其货已付2000吨(单价1000元),但目前仍挂预付帐款,原因是票未开。这时约谈人员已初步掌握某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未及时开票申报纳税的证据,并断定类似情况非仅此一家,认为约谈时机成熟,并拟定询问提纲进行约谈。在告知法律责任后,他们要求该公司财务人员对预收帐款余额大和产成品余额为零进行举证,果然不出所料,该公司财务人员作出与我们分析相同的解释:由于目前尿素价格呈上升趋势,公司为融通资金,与商家约定对先付款一定时间(3个月)后付货,价格仍按收款时价格成交,因此商家纷纷预付款,出现了预收帐款余额越来越大,公司实行三班四运转,月生产能力10000吨,每月生产多少销售多少,以产定销,因此产成品余额为零。这时约谈人员按拟定的提纲,要求其对该市区某农资公司的销售如何处理进行举证,该公司财务人员拿出有关资料举证说:到10月份预收该市区某农资公司货款200万元,发货2000吨,己做销售。这里是我公司的每月产量记录,已全部开票记销售,当我们要求其提供200万元已销售的具体凭证时,财务人员却吱吱唔唔,东扯西拉,强调反证已做销售,但始终拿不出此笔业务已做销售的证据。  原来,该公司人员认为,当月生产多少尿素,就开多少尿素发票记多少销售收入,开票数以当月产量而定,即当月开票申报纳税总数正好等于当生产总数,而发货则根据供销科开出的发货单提货联,财务并不掌握哪些客户已提货,哪些客户未提货,所以开发票和提货的客户未能保持一致,出现有的客户已收款开票,但没有发货,已申报纳税;有的已提货未开票,也未申报纳税。约谈人员指出该公司货发出,其产品所有权已转移,必须确认销售收入。企业人员有此摸不着头脑,为何产量少销售多?难道产品还没有生产出来就要缴税?约谈人员根据增值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就销售收入的确认对财务人员进行了纳税辅导,企业人员认为导致少缴税的原因是对税收政策理解的偏差,对少记销售部分主动自查申报和补缴增值税1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