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深入,查找利用成本结转偷税证据来源:中国税网作者:邱艳 任燕 李赞军日期:2008-01-03字号[ 大 中 小 ]   2006年10月,河南省郑州市地税局稽查局依据群众举报线索,对某石油技术开发公司2004年、2005年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该公司系集体企业,主营石油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兼营计算机及配件、石油制品、电缆、钢材、油库及加油站所用设备、建筑装饰装修。  初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销售的石油制品及相关设备种类繁多,具有典型的商品销售特征。在检查核对该企业两个年度经营情况时,检查人员根据以往对此类企业检查的经验,一方面按照常规的查账方法对企业收入、费用以及成本的核算进行账册检查,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查账软件,重点核查企业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情况,再通过对两种检查结果的对比,确定该企业账册记载数据的真实性。为此,检查人员在企业众多的销售商品中选出5种商品,将其库存商品明细账相关记录全部输入计算机查账程序中,由计算机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正确的商品销售成本。检查人员将计算结果与企业账载的商品销售成本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出入很大,账载金额比计算机算出的正确数值多出20多万元,企业明显存在多转销售成本的问题。  至此,该企业偷税的事实逐渐显露,但检查人员初步掌握的该企业偷税数额与群众举报的数字还有较大距离。  检查人员围绕账册与库存继续深入检查,很快发现了另一疑点。在对该企业商品保管账与财务账期末库存数量进行审核时,检查人员发现有13种商品的商品保管账期末库存量小于财务账账载数量。究竟是入库商品未及时计入商品保管账,还是企业将已出库销售的商品未及时在财务账中反映,抑或是企业商品盘亏尚未做账务处理?带着这个疑问,检查人员反复询问了该公司财务管理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从回答情况看,其人员显然有备应对,询问毫无实质性进展。  怎样把问题查清?检查人员决定围绕与库存数量有关的资料,继续深入调查。  由于该企业销售商品品种多,成本结转纷繁复杂,对两个年度的相关资料全面进行审核,其工作仅仅依靠几个检查人员,确实难以及时、全面、细致地完成。同时,存货和成本核算牵涉的账簿资料太多,计算过程复杂,单靠手工处理数据的方法,检查时间显然要无限期延长。怎么办?检查人员再次把目光投向计算机查账软件。根据企业提供出的当年商品销售价格,经计算机查账软件进一步计算后,最终确定该企业利用销售商品不记账的方式,两年间少计销售利润近60万元。  至此,该举报案涉及问题全部查清:河南某石油技术开发公司2004年、2005年商品销售成本与实际结转不符,多转商品销售成本20余万元;商品保管账与财务账期末库存不一致,少计利润近60万元。  针对该企业的具体税务违法行为,经郑州市地税局稽查局案件审理委员会研究,作出如下处理(处罚)决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该企业应补缴2004年、2005年企业所得税26万余元;其偷税金额占总应纳税额的3.7%,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3条规定,认定该企业税务违法行为性质是偷税,对该企业所偷的企业所得税处以1倍罚款;根据《税收征管法》第32条规定,对该企业所偷的企业所得税加收滞纳金。由于所查事实清楚,该公司对处理结果表示认同。至2006年11月30日,所查税款全部入库。  办案心得在办理销售商品品类繁多的涉税案件时,办案人员首先要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企业的经营方式、基本经营状况,确定案件的检查方向、检查重点、重点检查环节,同时要预测检查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难点,需要克服的问题等等,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兼顾全面,准备充分,确保将案件查深查透。  本案中,该企业从事石油制品及石油相关产品的销售,属于典型的商品销售行业。在对商品销售行业进行检查时,要以企业所得税税种的检查为重点;对商品销售行业企业所得税的检查,要从企业结转商品成本和核算库存商品的数量等方面入手进行检查。本案中办案人员紧紧抓住商品销售行业的特点,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及时发现了疑点。检查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对该企业两年间的存货成本核算工作量太大,针对这一问题,办案人员采取随机抽取几种商品进行重点检查,并运用计算机查账的方法,最终查找出了该企业多转销售成本和少计销售利润偷税的证据。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地税局稽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