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收银漏记后台总机揭密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江舰 付皇庭 宋会岭日期:2008-02-26字号[ 大 中 小 ]   企业财务人员利用后台掌控的2台微机,把前台1个收银台组发生的营业收入,一股脑儿从“账上”扒走。前不久,湖北省老河口市某商业超市财务人员导演的一幕偷税闹剧,被当地国税部门揭开。  私企“真账”,账面天衣无缝  今年7月中旬,国税干部在专项检查中发现,地处老河口闹市区的某商业超市,为一家小规模纳税人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副食、百货批发及零售业务。经查,发现企业的申报情况是:2006年3月1日~2007年5月31日期间,该超市财务账面申报销售收入1179190.07元(不含税),应缴增值税47167.6元,已全部入库。  而比照该市7家超市月均4000元的纳税额度,在地理位置占优、消费群体较大、经营历史也比较长的情况下,该超市每月实际销售收入至少在12万元~13万元左右,纳税应在5000元上下波动,而企业申报的月销售不过10万元、纳税不足3500元,显然有悖常理。  针对企业的申报异常,检查人员决定从企业账面检查入手,详细核对,寻找突破口。从凭证到账簿,从明细账到总账,从总账到报表,逐一检查,连续4天的检查,未发现任何破绽。而且该超市申报纳税之准确、财务核算之规范、账面之天衣无缝,绝不亚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  仓库一角,搁着2台电脑  “绝不能单一从账面上看问题,必须调换检查工作思路。”从事稽查工作10多年的检查组长陈向荣说。检查组决定结合超市行业的特点,从外围调查取证。  检查人员从前台收银员、超市老总、仓库配货保管员进行取证,仔细查看前台的日交易量。就在对仓库配货员进行询问和盘店时,躺在仓库一角的2台微机,让检查人员眼睛一亮。2台八成新的电脑,不摆在柜台和财务室桌上,怎么会搁在这个角落?机上还连着线,从什么地方拆下来?谁动过,有何用途?  一连串的追问,问得超市老总支支吾吾,一会儿说是电脑坏了,请人准备修;一会儿又说是内部职工培训收银员用的。  听着老总不自然的回答,稽查人员坚信这里有“戏”。检查人员当即要求连线开机,财务人员以微机管理员请假、密码不知为由,阻挠检查。  根据这一情况,检查人员请示局领导后,兵分三路:一路留守;一路到局里补办税务文书,保全执法证据;一路“搬兵”,找计算机专家,协助开机解密。  子母分离,50余万元销售“下账”  所有手续到位后,计算机人员连线开机,破译数据密码。10多分钟后,财务人员权衡再三,终于说出了开机密码。这2台微机原是连接前台几个收银员的数据汇总机。  每月,企业的前台收银员把每个收银柜台的销售状况直接传输到后台的微机上汇总,所有数据由财务主管直接控制。企业财务报表也同样编制两套,分别与两台总机对接,一台(套)负责外账,供税务部门抄报数据;一台(套)连接各分散柜台,内账由企业自己掌控。  通过机内数据核实验证,该超市在应税的12个月期间内,实际发生应税销售收入1710854.65元,实现税收69433.18元;企业申报的应税销售额只有1179190.07元,入库税金47167.6元;前边收银台班组发生的531664.58元应税销售,被财务人员从账表中“扒出”,由此造成21266.58万元偷逃税款。  企业财务人员听说稽查人员要来检查,事前做好应检分账“准备”,却没将“机”分好,就匆忙拔线,将控制企业账务的2台“总机”搬出财务室,搁置在仓库一角,不料天机泄露,被税务人员抓个正着。  目前,该企业偷逃的21266.58万元税款和所偷税款1倍的罚款,已被依法追缴入库。企业相关人员还被税务部门依法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