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有效防止税款流失来源:作者:任汉辉 蒋洪喜 汤小海 刘韬日期:2009-05-12字号[ 大 中 小 ] 风险提示显端倪 一天早上,淮安市楚州区国家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税收管理员上班后象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登录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屏幕上税源管理地图中一个闪动的黄点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赶忙将鼠标移上去查看究竟,系统提示是他辖区内的一个房地产企业刚被市局评为四级风险企业。点击后图标后,系统进一步显示出该企业的异常风险特征:一是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同比上升;二是累计亏损占注册资本比例异常;三是纳税调整减少额同比大幅上升。管理员刘韬迅速将此情况向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进行了汇报。听完情况介绍,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决定立即组织对该房地产公司的2007年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应对处理。 数据分析锁重点 从2008年开始,分局按市局和区局所得税管理部门要求对房地产企业实施项目化管理,要求房地产企业在正常申报的同时,要报送各种合同、协议、资质许可证明、完工相关证明等资料备案。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从该公司报送的资料着手,结合市局下发的异常风险特征,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从静态、动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从纳税人的经营特点、高管评价、行业状况、政策掌握和历史评价等静态指标方面,结合日常税收管理中掌握的情况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分析后认为,该公司作为房地产企业,存在预售收入推迟入帐、滚动开发延迟纳税和费用列支不规范的风险,再加上该公司曾被区稽查局检查中定性费用列支不规范的不良记录,有必要对该公司作进一步动态指标分析。 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从网上申报系统、CTAIS2.0系统、金税工程系统和省局监控决策系统中提取归纳该公司的申报表、财务报表、附报资料等数据,从预收账款的变动与申报利润总额一致性、应交税金变动情况、预售收入费用率、固定资产原值变动情况、成本结转等几个方面进行动态指标特征分析。分析后认为,该公司应交税金变动分析相差258.27万元,有无收入未申报和虚列税前扣除项目等问题;已竣工交付产品成本结转异常,实际结转额大于测算额近345万元,有可能存在虚转成本的问题;当年新增预售收入费用率高达9%,是否存在应计入开发产品成本的利息支出计入了期间费用,或者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提前进行了扣除等问题。 约谈举证露痕迹 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精心设计约谈提纲,对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潘X进行了约谈。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对各疑点进行了一一解答,但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分析后认为,该财务负责人的解答有的明显不能自圆其说,于是决定从区地税局、区房管局、区规划局和网上售楼中心进一步搜集该公司的相关数据,并对该公司开发项目工地进行了实地勘查,最后对相关数据作关联综合分析,分析后认为对于该公司固定资产原值变动异常,应责成企业提供详细的举证材料,必要时核查;结转成本的已售面积与房产备案面积相比有误,其中计算成本的已售面积比备案面积多;按照重新整合后的数据,该公司预售收入费用率仍高达1.6%,其中管理费用达210万元,占期间费用的34%,存在异常。针对这三方面疑点,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再次拟定约谈提纲,直接约谈公司法人代表张X.张X对所列疑点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答应回去后让财务人员重新清算。 自查补报消风险 最后,该公司在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铁的数据面前不得不低下了头。承认公司在成本结转中存在问题,并通过自查补报,补缴企业所得税1300171.07元,补交滞纳金59157.78元。 自查补报后,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对该公司数据作回归分析处理,企业已销产品成本降为每平米1443.62元,每平方米销售所得税贡献由72.28元提高为105.86元,如果产品全部实现销售,会计利润率将达21.53%,与先期分析过程基本一致,说明该公司的相关疑点基本消除。 巧用成果显奇效 应对结束后,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分析人员突然想到:该公司2008年度已申报了三个季度所得税,在成本结转上是否会存在与2007年度相类似的差错? 带着这个疑问,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要求该公司提供2008年度已售商品房的成本结转计算详细情况,并提供向房管部门备案的记录,准备作联想分析。 还没等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作详细分析,该公司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就主动来到分局,说明因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数据衔接有误,销售部门误将销售的附属设施——车库等面积计入了已售成本,已由办税人员去办税服务厅自查补报。结果,该公司再次补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64万元,补缴企业所得税141万元,补缴滞纳金9165元。鉴于这一情况,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对该公司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提出严肃批评,建议加强内部管理和财务核算管理,并按相关规定将该公司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分局税收风险管理小组以此为线索,对所辖范围内有完工商品房成本结转的房地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核查,与从建设局取得的验收报告中测绘结果进行数据比对,并组织9户纳税人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向他们通报数据比对情况,要求各纳税人在限期内整改。最后,9户同类型纳税人共自查补报所得税171.08万元,调减往年亏损66.13万元。 房地产企业开发周期长,跟踪管理难度大,但自从有了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工作变轻松了,只要抓住系统中提示的异常信息,通过缜密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对风险异常企业施以“重拳”,直击要害,就一定堵住税收流失的细微漏洞! 作者单位:淮安市楚州区国家税务局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