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某钢材公司错开发票逃税款内查外调端倪现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刘晓颖 张学伟日期:2012-01-20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在辽宁省庄河市国税局对5年未查户的日常检查中,庄河市某钢材经营有限公司作为当地长期从事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焦炭销售、电气焊加工、机械加工久负盛名的企业,却上演了一部谎言大戏。 初战不利陷谜团 “买卖好不在税上,您就放心查吧,我们的账绝对没问题。”该公司老会计胸有成竹地说道。检查人员认真地核对着各种账目,经过一番研究,初步认为该公司税收负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进销差价低。 然而,检查人员很快就否定了企业和客户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这一最有可能的因素。因为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7月的集体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本地钢材行业中已小有名气,拥有一些多年的老客户。尽管其销售给客户的价格往往低于市场平均价格,让利于客户,但确实并不存在关联关系,反而因为其较好的声誉、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得到业界的好评。 于是,检查人员提出盘点库存,老会计自信满怀地将检查人员带到了仓库。检查库存商品,也未发现异常。想到近3年来其0.2%、0.12%、0.09%的税收负担率,远远低于同行业的0.64%,而且还在逐年下降,这在当地钢材行业如此红火的情况下似乎不太可能,检查人员意识到该公司在未查到的区域肯定存在“猫儿腻”。 检查人员笑着对老会计说:“不好意思,打扰您这么长时间,您去忙自己的活吧!我们随便参观参观。”老会计答应着,眼中闪过一丝恐慌,瞬间又藏了回去。 另辟蹊径挖线索 参观中,细心的检查人员发现仅仅一上午的时间该公司就出了好几批种类不同的货物,有卖给企业的,也有卖给居民个人的。一番商量之后,检查人员决定另辟蹊径,分别检查该公司销售发票和进货发票,利用会计的电脑自制表格,载明销货方、购货方、货物名称、数量、单位、单价、金额等项目,看从业务往来的真实性方面能不能发现新的线索。 这时,老会计的额头上开始冒出汗珠。果然,检查中发现了2张开具给大连市某矿山机械制造厂的焊管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发现着实令检查人员兴奋了起来,因为据检查人员掌握的信息,购货方主要生产铸钢件,其原材料主要是废旧钢材。为什么要购进焊管呢?检查人员大胆猜测:销货方可能存在销售废钢却为对方开具焊管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检查人员不动声色,离开了该公司。 拔出萝卜带出泥 顾不上休息,检查人员当天下午就来到了大连市某矿山机械制造厂。这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5月的个人独资企业,主要从事矿山机械制造、销售,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为了提高检查效率,检查人员先是找到了厂长,让其将企业的主要生产业务介绍一下,并有意识地问道:“你们企业的原材料主要就是废旧钢材吧?”“不错,我们的废旧钢材主要采购于市内钢材厂和一些收购废旧钢材的个人,我们就是用废旧钢材铸造铸钢件,这是变废为宝呢!” 因为有了*9天的检查线索,并将企业的生产用原材料经过了再一次核实,此次检查目标已经很明确了——有针对性地核实那2张焊管增值税专用发票。当企业会计将账簿、凭证等资料提供出来后,检查人员直奔主题。 果不其然,2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很快就被找到了,其中1张为2010年4月从庄河市某钢材经营有限公司购进价值85470.09元的焊管取得,另1张为2010年10月从该公司购进价值74205.13元的焊管取得。两笔业务分别抵扣进项税额14529.91元、12614.87元。 “据我们从厂长口中得到的信息,你们公司并不需要使用焊管作为原材料,那么购进焊管是怎样一笔业务,是不是存在错开发票的行为?”检查人员一针见血。会计人员神色慌张了起来,谎称业务属实,自己并不了解车间具体生产流程,可能特定时段业务需要,希望稍后给予回复。然而,另一名检查人员却有了新的发现——通用记账凭证及材料入库单都在同一时间记载了两笔数量、金额相同的原材料废钢,且均采购于庄河市某钢材经营有限公司,已抵扣进项税额。 面对如此证据,会计人员只好耷拉下了脑袋,对本企业购进废钢却接受对方为其开具焊管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供认不讳。 水落石出揭谜底 第二天一大早,检查人员再一次出现在庄河市某钢材经营有限公司时,老会计不禁为如此迅速的“回马枪”感到吃惊。当检查人员将前一天从购货企业复印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通用记账凭证呈现在老会计面前,并将头一天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详细地阐述后,谎言不攻自破。一向自信沉着的老会计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销售废钢却为对方开具了焊管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其目的就是少计销项税额。 “那么,焊管是怎么来的呢?”检查人员再次乘胜追击。到此,老会计已经是黔驴技穷,不能自圆其说,主动交代了与废钢销售作同步已销处理的焊管实际上是销售给了居民孙某和张某,未开具发票的事实。又是一出与居民个人进行业务往来,不开具发票的例子。 几个回合的检查,企业错开发票的行为也跃然纸上,此次检查仅仅用了不到2天时间。2户企业,顺藤摸瓜,一个也逃不了。54289.56元的税款,可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分也不能少。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