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数字稽查显威力 识破某混凝土企业账外账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朱彦 梁文彬 曾挺日期:2013-01-29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国税局运用数字稽查手段,挖掘出辖区内某混凝土销售企业设置的账外账,成功查补税款149.41万元,加收滞纳金27.75万元,并对其逃税行为进行了处罚。 案头分析 锁定疑点 2012年10月,襄阳市国税局对全市混凝土生产销售行业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作为襄州区混凝土行业的龙头企业,襄阳市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自然成为了襄州区国税局的专项检查对象。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属襄阳市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的下属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2010年实现增值税369万元,所得税112万元,在襄州区属于重点税源企业。 通过案头分析,检查人员了解到该公司的财务人员配置、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都很健全,核算规范,各类资料齐全,数据完整,纳税申报及时,税款缴纳足额,税负也在正常水平。案头分析结束后,检查人员决定进入企业进行实地检查。 在企业,检查人员调取了企业近两年的财务账簿进行查看,供销对应,扣除合理,每笔业务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账目作得滴水不漏。于是,检查人员决定从企业电子账目上寻找突破口。 检查企业电子账目,重要的是提取电子数据。检查人员兵分4路,分别提取了该公司财务、生产、销售和采购信息。经比对,发现企业的生产、销售信息基本一致,而这两项数据与财务部的申报数据却大相径庭。两年共少计销售数量7.89万方,少计收入1258.72万元。 是财务人员工作失误,还是企业有意而为之呢?检查人员决定约谈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 “电子眼”识破账外账 该公司老总解释说,造成少计收入是因为公司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交接不规范,形成了财务核算与统计数据的不连贯,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收入出入。这样的解释,对财务制度十分健全的该公司来说,显然说不通。检查人员决定再从财务部寻找线索。 检查人员分析认为,上次提取的是财务会计电脑上的信息,财务老总的电脑上会不会有新发现呢? 走进经理办公室,检查人员发现里面有一台破旧的台式电脑,与经理室现代化的装修风格格格不入。为什么经理室要摆上一台这样的旧式电脑呢?该不会是记录重要财务信息的存储器吧? 有了这个想法,检查人员立刻要求财务人员打开这台旧电脑。财务人员慌忙解释,这台电脑只有经理知道开机密码,而经理出差在外,所以暂时打不开。“要不等经理回来后,再将主机送到国税局。”从财务人员紧张的表情可以断定,这台电脑里一定有猫儿腻。 检查人员电话联系财务经理无果后,立即请来市局数字稽查骨干对电脑进行密码破译。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破译后,他们成功地打开了这台“装满重要信息的密码箱”。检查人员立即上机进行数据拷贝。在财务信息提取过程中,检查人员无意中点开了电脑桌面上的“回收站”,发现里面有几条近期刚刚删除的财务信息。不是说经理不在,打不开电脑吗?信息是谁删除的?为什么要匆忙删除呢?经询问,财务人员解释说是经理出差前删除的,只是几条记录有误的财务数据。但检查人员却发现,在提取的财务数据中,并无与删除数据类似的更正数据。因此,检查人员怀疑所删数据是企业为躲避稽查而故意想隐瞒的财务记录。会不会有更多的删除信息呢? 于是,检查人员运用数据恢复软件,对提取信息的电脑进行了信息恢复,果然发现了大量的删除数据。经查看,这俨然就是企业的第二套账,里面记录了大量纳税申报财务报表中没有的数据信息。 检查人员立即着手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经过将新收集到的财务信息与先前拷贝的采购、生产、销售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产、供、销、账中的记录基本一致。看来,这第二套账才是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记录。 经调查核实,近两年,该公司共少申报销售收入1258.72万元,少结转成本963.12万元,少申报增值税75.52万元,少申报所得税73.9万元。 依据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襄州区国税局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目前,各项税款及罚款共计184.16万元已缴入国库。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