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税对大小非减持逃避税问题展开重点稽查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日期:2009-07-03字号[ 大 中 小 ]   2009年3月以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指引,深圳已在罗湖区对十家发生减持的“大小非”进行稽查。稽查结果表明,这十家公司减持量约1.3亿股,金额高达88亿,其中有多达九家都存在着少报或瞒报税收的行为,涉及应纳税款高达2亿多元。据深圳地税局副局长章家寿透露,对“大小非”减持的稽查行动,深圳先行一步,随后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可能成为今年税务稽查的一个重点。  “大小非”减持收益是最近两年才发生的情况,一般而言,企业所得税应按月或按季预缴并在次年4月之前进行汇算清缴。据深圳地税局*9稽查局副局长李宁介绍,有些企业在减持后就消失,以逃避纳税;而有些则通过其他股权的高买低卖人为制造投资亏损,再将减持收益弥补其虚假亏损以逃税。如某公司在2007年、2008年减持获得净收益3000多万元,后以极不合理的低价转让其它股权,制造虚假亏损2000多万元。  另外企业还会采取虚列成本费用、变更深圳企业以享受低税率、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评估增值额进行分期摊销,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未代缴代扣异地所得税等方式逃避税。  对“大小非”减持收益的征税,是税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据悉,深圳对此已做出一些探索,现已建立了“大小非”数据库,并称其电脑系统可每天动态显示出“大小非”的解禁、减持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随着深圳对于大小非减持逃避税问题稽查的先行实施,各省市税务部门也将随后逐步展开,大小非问题势必会成全国稽查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