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辽宁省大连市国税:从人人评估到专业评估来源:中国税网作者:郑国勇 乔露 程莉日期:2012-01-19字号[ 大 中 小 ] 最近,大连市保税区国税局管理三科副科长郭弘卿的岗位职责里又多了一条:风险评估。这需要他经常运用综合征管系统和税收管理员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确立评估对象并制作分析报告,指出疑点和应核查的事项,交由管理员开展约谈或实地调查等下一步工作。 这是大连市国税局目前开展专业化评估带来的一个变化。该局自2005年底正式启动纳税评估工作以来,从“人人评估”到专业化评估,走出一条不断创新、完善、提高的发展之路。 据了解,在“十一五”时期,大连市国税局便推行了“人人评估”,要求每名税收管理员都掌握评估的本领,能够“独当一面”。多年来,这种评估方式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税收管理员既要管户又要评估,涉税信息采集不足,质量不高,影响了评估的效果。 不仅如此,尽管大连市国税局在2005年就开发了纳税评估系统,协助税收管理员进行案头分析,但许多税收管理员还是习惯于到企业查账,很少有人真正去研究纳税评估系统中的各种提示指标,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来发现疑点。该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负责人认为,这种重实地检查而轻指标分析的方式虽然也能达到评估补税的目的,但很难实现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提高管理效率以达到事前防范的目的,也使评估指标体系失去意义。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大连市国税局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将“人人评估”与专业化评估紧密结合起来。 2011年,大连市国税局推出新的《纳税评估工作职责及流程》,全力打造专业化评估队伍。该局在各税源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风险评估岗和调查核实岗,确立“确定评估对象——案头分析——约谈和实地调查——评估审核——评定处理——归档处理——总结提炼”的工作流程,推行集体合议制等评估体制改革。“我们在专业化评估中,一方面是精选出案头分析人员,负责评估工作中最关键、最困难的风险识别和疑点分析;另一方面加强对整个评估过程的管控,促进市局各处室、基层局各部门的横向互动。”该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负责人介绍说。 2011年9月初,瓦房店市国税局的15名专业化评估人员有针对性地选取果品收购行业、轴承制造等典型行业进行疑点分析,目前已经下达低税负企业纳税评估任务169户,涉及税款2000万元。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化评估改变了‘人人评估’时单兵作战的习惯,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前税收管理员自行选户评估力量不足、覆盖面不广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评估的瓶颈问题。” 与此同时,大连市中山区国税局、开发区国税局、瓦房店市国税局等基层局也都建立了评估合议制度,不定期地召开由局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评估人员共同参与的审理会议,以保证评估案件定性准确、处理恰当,防止主观臆断、随意定性、处理畸轻畸重等现象发生。大连市国税局还逐步建立起复评机制,组成纳税评估复评组对纳税评估已结案件进行复核审查,确保评估质量。 在专业化评估中,大连市国税局坚持“评估一个行业,认真分析该行业规律,制定加强行业管理措施”的做法。目前,该局评估工作已经涉及74个大类行业,对33个行业形成了评估管理办法,其中17个大类行业年平均评估纳税人80户以上。在国家税务总局组织的3次全国优秀案例和行业模型评比活动中,大连市国税局均名列前茅。 2011年,大连市国税局评估归档纳税人4197户,评估补税25007万元。其中,增值税11910万元,占补税额合计48%;所得税11870万元,占补税额合计47%;消费税1227万元,占补税额合计5%.大连市国税局副局长王义平说:“专业化评估和‘人人评估’的有机结合,优化了征管资源的配置,将理论业务通过基层实践达成了应用,提高了评估的质量和效率。” 2011年,大连市保税区国税局针对纳税人在政策把握上存在风险的点上选取案源,目前已经完成了对煤炭销售行业的选案,对汽车销售企业、集装箱仓储企业、苯板生产企业开展了评估,并逐步探索各行业的评估管理办法。该局完成了近百户纳税人的评估,查补税款近500万元。该局管理三科副科长郭弘卿表示,专业化评估开展后,案头分析质量大大提高,税收管理员的调查也更加有的放矢。 在中山区国税局,专业化评估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011年,该局共召开12次纳税评估合议会,累计合议评估案件251户次,合议案件涉及评估税款合计862.75万元。合议会制度的推行,为评估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评估技巧的平台,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同时也屏蔽了评估过程中的“杂音”,进一步规范了纳税评估执法行为。 大连市国税局副局长王义平表示:“专业化在解决纳税评估的瓶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让评估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税务人员的压力、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是亟待克服的一道关卡,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凝神聚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