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妙用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来源:中国税网作者:许闲日期:2007-11-29字号[ 大 中 小 ]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税务监管部门发布这一通知的目的是为了支持我国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或国家机关对宣传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赠。就企业而言,用好这一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扩大企业影响力,节省生产研发费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捐赠的纳税所得额扣除项目优惠综述。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根据我国当前的税法,企业捐赠的纳税所得额扣除项目优惠主要可以分为2档,即可扣除额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和10%以内的部分。  *9档可扣除额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适用的扣除项目为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所谓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第二档可扣除额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适用的扣除项目为两大类捐赠,即对科普单位的捐赠和对宣传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科普单位是指按照《科技部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科发改字[2003]416号)的有关规定认定的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天文馆(台、站)、气象台(站)、地震台(站),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公众开放的科普基地等。宣传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赠,具体包括对国家重点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歌剧团、京剧团和其他民族艺术表演团体的捐赠;对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捐赠;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捐赠以及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非生产经营性的文化馆或群众艺术馆接受的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  根据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为了进一步鼓励公益性捐赠,从2008年1月1日开始,上述扣除比例由百分之三或百分之十提高到百分之十二。  二、企业如何秒用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  现代企业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专业化的生产运营使得企业必须时时刻刻与其他社会主体保持密切联系。简单的讲,企业的良好运营离不开整体的市场环境。虽然一般的费用和开销都可以在所得税的所得额扣除,但是企业不可能对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某些业务企业必须借助外界,才能达到预期的运营效果。这就为秒用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提供了可能。  节省生产研发费用。科学技术是*9生产力,它也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生产研发包括2个阶段,*9阶段为基础研发,第二阶段为产品研发。许多企业面临的研发主要是产品研发,原因是因为基础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是否能形成研发成果风险比较大。目前我国的基础研发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企业可以通过捐赠的形式资助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这样可以快速的获取他们的研究成果,实现企业单独不能从事的研究项目。通过捐赠不仅密切了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关系,而且有利与提高企业本身的生产研发能力,形成企业本身综合能力。  降低人才培养费用。高新科技的发展使得人才培养的成本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累进递增趋势。尽管由于我国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可以廉价地从人力市场上寻找相应的人才,但是企业必须对其新招收的员工花重金进行培训,而且在投入大量的培训费用后对企业来说还存在跳槽的风险。这种困境可以通过妙用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间接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捐赠等形式帮助他们按照企业希望的人才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缩短学生从学习到工作的适应时间,降低企业的人才培养费用。另外,由于企业捐赠培养出的人才,基于其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和自身能力与企业目标的协同性,其跳槽的概率将远远小于直接从人才市场觅得的人才。这也将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和利润。  扩大企业和产品影响力。企业运营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于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这是企业的软竞争力。因此,许多企业投入大量的费用用于市场营销或公共关系等等。宣传文化单位如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歌剧团、京剧团和其他民族艺术表演团体等等扮演着传播文化、传递信息等作用。企业对这些单位的捐赠,可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塑造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实际上起着一种间接广告的作用。企业通过捐助形式宣传本公司和产品的另一个优点是,这种形式更容易为消费者和公众接受,使得公司和产品的软竞争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企业秒用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国际比较。  我国对企业捐赠的纳税所得额扣除项目优惠,在世界上并非是绝无仅有的。以德国为例,德国《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第1款明确规定,企业用于公益事业(宗教、文化、科技等等)的捐赠,可以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5%以内的部分扣除,对于科研项目,特别值得资助的宣传文化可以享受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范围内扣除。  现实操作中,企业都很好的运用这一税收优惠,以次来扩大企业自身的知名度、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知名企业如西门子(SIEMENS)、博世(BOSCH)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基金会用于资助符合自己公司利益的各项公益活动;德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资助法兰克福大学设立专门独立的学科,用于培养符合该公司用人条件的人才;许多知名的公司定期选派自己优秀的员工参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研发,以此提高公司的研发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等等。  四、小结  企业应该变被动捐赠为主动捐赠,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关于对企业如何秒用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分析,仅仅是提供给企业另一个思考宣传文化捐赠的一个视角。虽然这个视角与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初衷并不完全吻合,但是通过企业的捐赠,最终仍然可以实现推动我国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初衷。运用好这一税收优惠政策,也可以使企业从中获益,实现国家,企业和宣传文化机构的多赢局面。  (作者系中国税网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