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费用(利息)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来源:作者:赵兴艳韩明君日期:2007-11-29字号[ 大 中 小 ] 新《企业会计准则17号——借款费用》与旧准则相比,在会计处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包括一般借款利息和专门借款的(含折价或溢价摊销,以下相同)资本化金额的确认和计量、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等,这给借款利息资本化的会计处理带来了新的问题。目前,关于借款利息资本化会计处理的实务资料和典型综合案例较少,满足不了借款利息资本化会计处理的实际需要。为了使广大企业会计工作者对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笔者根据现行借款费用准则的规定,结合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利息交易或事项的实际发生情况,阐述借款利息资本化会计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例:某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向银行借人资金10000万元,期限5年,年利率为8%,按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于2006年 12月1日向银行借人资金20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 6%,按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公司在2007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期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07年1月1日、7月1日和10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1 500万元、3000万元和1 000万元。公司为建造办公楼于2007年1月1日发行了期限为3年的公司债券,面值2000万元,发行价格为2100万元,溢价1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市场年利率为6%,按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按协议,中介机构按债券总值的1%收取手续费,直接从发行价格中扣除,另外,以银行存款支付债券的印刷费2000元;2007年7月1日借入专门借款2000万元,期限5年,年利率为10%,利息按年支付,到期还本。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均用于有固定收益的债券投资,假定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债券的公允价值等于其实际价值。办公楼于2007年12月31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分析:某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这一时点,同时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三个条件,开始借款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专门借款两笔共计 4000万元,累计资产支出5500万元,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为1500万元,使用了一般借款。债券溢价按实际利率法摊销。 会计处理:2007年借款利息费用总额=10000×8%+2000×6%+2000×8%+2000×10%×6÷12=1 180(万元) 债券应计利息=2000×8%=160(万元) 债券实际利息费用=2100×6%=126(万元) 溢价摊销额=160-126=34(万元) 1.1月1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20790000 在建工程——办公楼210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20000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 000000 支付印刷费: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支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1500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00 进行暂时性债券投资: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0 2.7月1日:借人专门借款: 借:银行存款20000000 贷:长期借款20000000 收回暂时性债券投资: 借:银行存款5 15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0000 投资收益150000 支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3000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000 3.10月1日: 支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10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0 4.12月31日:计算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100×6%+ 2000×10%×6÷12-500×O.5%×6=211(万元) 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一般借款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4500-4000)×6÷12+1000×3÷12=500(万元)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2000×6%+10000×8%)÷(2000×12÷12+10000×12÷12)=7.67% 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500×7.67%=38.35(万元) 公司2007年建造办公楼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211+38.35=249.35(万元)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2 493 500 财务费用8 966 5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40 000 贷:应付利息1 600000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10 200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57 705 500 贷:在建工程——办公楼57 705 500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