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个体税收征管的探讨来源:江西省地方税务局作者:李剑文 张绍华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体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提供的收入逐年增多,其在整个税收收入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应个体经济发展的形势,强化其税收征管,是税务部门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当前个体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源不清。由于企业改革用工、分配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出现了改、转、租、包、卖,联等多种经营形式,下岗人员增多,使个体经济逐年增大,新开业户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税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明显税源衍变成了隐蔽税源,固定税源转化成了流动税源,大税源分解成了小税源,而我们的征管工作往往滞后于税源的变化;第三,城区由于征管范围的交叉,农村则由于征管力量的不足,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征管“空档”。因此,漏征漏管户多,个体税源不清,这是各地税务机关个体税收征管工作中的一个“通病”。(二)监控乏力。个体业户点多面广,税源零星分散,进货渠道复杂,经营手段隐蔽,这是税务机关难以对其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控的直接原因;而个体经济财务帐证不健全,无法对其进行财务监控,是税务机关对其监控乏力的根本原因;同时,护协税组织不健全或虽有组织机构,而没有充分发挥其护税协税方面的应有作用,出是导致税务机关对个体经济监控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l、户籍管理难,税务登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象成为税务登记管理的一个主要问题。“旧的不去”是指部分己办理税务登记的个体纳税户不办理停业、注销登记手续就销声匿迹,出现了大量的非正常户;有的个体户即使办理了税务登记注销手续,却不及时办理工商登记注销手续,加剧了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户数差额的扩大。“新的不来”是指个体户主动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的比例很少。除须使用发票的纳税户外,相当一部分为了少缴税款往往不催不办,催了还拖。2、税收定额难。个体户普遍存在无票现金交易,税务部门在核定计税依据时缺乏必要的根据。一是建账建证个体户,往往采取销售不开票、不记账,不申报等手段隐匿销售收入,其账簿凭证资料远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的计税依据,而税务机关只好对其采取按查账和定额双控管,从高征税办法,使建账建证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二是定期定额纳税户,由于税务机关对各业户无可循的统一的核定计税依据标准,定额的“弹性”较大。地区之间、地区内各征收单位之间、征收单位内各管理片之间、甚至同一管理片内同类纳税户之间都无核定的计税依据的统一标准,无法实现公平税负,这样极易使纳税人产生抵触情绪,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由于对个体户缺乏科学合理的定额核定方法,从而产生个体税收的实际税负少于名义税负,甚至出现核定的征税营业额还不到纳税户付的房租或者摊位费,所缴的税款还低于所缴的工商管理费的怪观象。3、纳税申报管理难。实行集中征收后,除城区个体户外,原实行由乡镇代征的农村个体纳税户也统一纳入计算机管理,个体税收由上门征收改为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个体税收的征管质量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纳税申报管理上也带来了困难,较多的纳税户往往“不辞而别”,或以“忘记”,“不懂”等种种理由而随意不申报。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在纳税户观念上,还普遍不理解税收征管模式的改变。在他们看来,税务人员上门收税是天经地义的,近五十年养成的习惯积习难改;二是在办税能力上,一些纳税户由于文化程度较低,不会计算税款和填写申报表,不懂得申报程序和方法;三是集中征收后给路途较远的纳税户的上门申报所带来的不便的原因。农村的纳税户每月要跑几十里以至更远的路,花费较大的路费,到城区申报缴纳几十元税款或仅办理一个零申报手续。二、强化个体税收征管的几点对策(一)加强个体纳税户的户籍监管个体纳税户的户籍管理是个体税收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基层管理单位个体税收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是实行源头控管。根据当前个体纳税户现状,仅靠一部《税收征管法》而坐等所有个体纳税户到税务机关自觉办理税务登记,有难度也不现实。在税务登记管理上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外,现采取与工商部门定期工作交流、微机联网办法,做好开业纳税户的源头控管,以消除漏登漏管户,减少漏征漏管户清理工作耗费,提高税务登记管理效率。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在清理漏征漏管户中,采取与非个体纳税户统一安排清理的办法,以减少在清漏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对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户责令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严格按《税收征管法》予以处罚。并做到清理一批,巩固一批。三是建立和完善日常监督与检查制度。首先是建立并完善《税务登记证》亮证经营制度,以便于对经营者进行检查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对未按规定亮证的,严格按规定予以处罚。其次是推行纳税人歇业、停业公告制度。对经批准歇业、停业,注销的纳税户,按月在办税大厅公告栏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以减少假歇业、假停业、假注销。再次是完善歇业、停业、注销抽查监督制度。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各歇业、停业户、注销户进行实地抽查。四是依靠协税护税网络。要掌握纳税户动态情况,着重与最熟悉纳税户情况的村(居)委会、电管站(员)建立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制度,及时了解纳税户变化动态,准确掌握纳税户基本情况,实现对纳税户户籍的全程、有效监控。 (二)严格内部制约机制,促进严格执法首先,个体定额必须要严格实行起点定额标准,以平衡区域间的税收负担。对在乡镇经营并且有固定门面的业户一律纳入微机管理,定额调整情况需报县级税务机关审批后方可录入微机。对个体户配售发票严格实行交旧换新,并作好审核记录,填开金额超定额的,必须补税,同时调整其定额;其次,对个体户的停(歇)业,特别是个体大户、中户的停(歇)业,由基层税务机关审批后附审查文字材料报(县)市级税务机关备案,(县)市级税务机关按一定比例选出其中的部分停(歇)业户送稽查部门复核,以有效遏制假停(歇)业现象的出现;第三,加强对个体税务登记率、纳税申报率、滞纳金加收率、违法行为处罚率及稽查面等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并与工资奖金挂钩,以促进征管上质量,收入上台阶。进一步完善社会护税协税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国、地税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协作层次和拓展协作范围,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定期交换征管信息,研究协同管理的措施;逐步实现与工商、海关、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全方位的税源监控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纳税服务作用,形成依法治税和协税护税的合力。 (作者单位:吉安市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