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构建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刘云迪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一、充分认识构建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形势在给税收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税收管理提出了许多挑战。税务系统推行绩效管理,构建税收管理绩效体系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推行绩效管理,有利于革新管理理念,强化效能管理意识,促进管理创新。有利于运用创新的管理来规范、凝聚、激发全员的思想和行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实施人本管理的战略思想,培养税务人员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二、构建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1.效能原则。绩效管理体系既要体现管理效能,又要注重管理过程的考核,要以能绩管理为主要导向,以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作为管理核心,做到绩效管理过程考核和效能体现的高度结合和统一。 2.人本原则。绩效管理体系要以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按照德才兼备,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人才评价机制。运用多种手段,综合评价税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全面建立起凭贡献多少、业绩大小取酬的分配机制,体现收入政策向关键岗位倾斜、向艰苦岗位倾斜、向优秀人才倾斜的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人员安排人尽其才、行政职务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3.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必须始终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加绩效管理的透明度。 4.全面客观原则。绩效管理要做到全面客观,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既要尊重现实,又要考虑实际;使整个绩效管理符合客观实际,实现全面协调。 5.科学合理原则。绩效的标准制定、考评和管理要尽量做到富有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6.发展创新原则。要时刻运用发展的观念,分析、看待绩效管理,对绩效管理实行动态的管理模式,要根据工作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不断地调整绩效管理的标准、方式和方法,确保绩效管理具有时代性、创造性和先进性。 三、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绩效管理的内容、绩效管理指标、绩效管理考评细则、绩效考核考评方法、绩效管理通报等方面。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县以上税务机关广泛建立严密的岗责体系,在搞好以岗定责、以岗定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考核系数,着力解决好单纯凭行政职务取酬和“大锅饭”等问题。二是在税收管理员中积极推行能级管理,实行税收管理员能级制,努力形成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 建立税务机关岗责体系、推行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要采取量化指标的办法,实行百分制的考评方式,采取累积扣分的记分办法。 (一)建立机关岗责体系 1.建立机关岗责体系标准。应分别从共同职责、岗位责任、具体任务、奖罚项目等四个层次上全面量化各种职责标准。 (1)共同职责。重点考察学习培训、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政令畅通、工作运转、服务形象、爱护公物、劳动纪律、制度执行、指导调研等10方面的内容;(2)岗位责任主要依照各自的职责要求考核分管工作完成情况;(3)具体任务是指依照年初全局工作目标和提出的具体活动安排,按照职责需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4)奖罚项目。在奖罚措施上需要设置撰写文章、争先创优、工作创新等加分项目和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重大工作失误等方面的罚分内容,实行奖优罚劣、争先创优、开拓创新,全面量化各项工作标准。 2.建立岗责考核机制。在机关岗责体系中,积极推行六项管理,严格三个考核,实行四级联动的新机制。即在全系统推行市州局长、处室负责人、区县局长、科室负责人和机关一般干部五级考核,将一般干部、中层副职、中层领导、分管局领导、局长实行责任连带,奖罚挂钩,五级联动。赋予中层领导干部管理权、岗位调整权、奖惩处罚权、奖金分配权,加强人员的工作考核和目标管理。局领导与分管处(科)室的平均分值实行全挂全扣,同奖同罚。各级一把手根据副职各自的平均得分,接受奖罚。 3.岗责系数的设定。在整个考核中,一方面按照行政级别设定为五档,实行系数量化工作绩效,对一般干部设定最基本的岗位系数为1.0,其他人员每上升一个行政级别增加0.1,依次类推。离岗人员按同类级别下降0.1的岗责系数。另一方面要突出解决机关干部工作苦乐不均、劳动强度不一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机关岗位中因工作特殊、贡献较大、工作较为辛苦的岗位,在民主综合评定的前提下,与一定的行政级别相配套,实行同类人员的差别系数。全年拿出一定金额的奖金用于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兑现。每个人员的收入分配应为奖金总额、实际得分与考核系数的乘积。通过设定考核系数和责任连带,全面拉开收入档次,强化绩效考核和管理。 (二)积极开展争先创优 为加大奖优罚劣的力度,实行重奖重罚。对于取得工作考核前三名且分值在80分以上的中层领导和人员进行重奖,对于中层正职、副职、科员可设定一定的奖励标准。对于基层局*9名的,对于班子集体、正职个人也可以设定一定的奖励标准。对于最后的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年底不得评先评优,要接受领导的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主动引咎辞职。 (三)加强组织领导 在成立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的同时,针对整个考核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要明确一名局领导专抓考核工作,从组成专门的考核办,行使各项考核职能,负责日常的考核工作,对机关实行按季考核,对基层局进行年中、年底两次考核,按季进行考核兑现。干部能级实行一年一评定。 四、构建税务系统绩效管理体系的配套措施 (一)全面导入ISO 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税收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重新理清税收工作职责,为推行绩效管理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 按照以“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为核心思想,重点强调过程管理方法的运用,其主要内容是“5个W、1个H”,也就是做什么(what)、由谁做(who)、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为什么(why)、怎么做(how)。对每一件事情都按规范模式进行分析,做到职责分明、权力得当、流程顺畅;以“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为主线,强调做到就要写到,写到定要做到,事事必有记录。通过策划、实施、检查、处置(英文缩写PDCA)的控制模式,把各个管理环节汇集成一个系统的管理链条。 (二)积极推行全员竞岗的人事制度改革 在公布岗位标准、明确岗位考核系数和能级管理系数的基础上,进行全员竞岗,自主择岗,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手段,做到岗位选择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减少人员安排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 (三)尽快实行岗责体系考核和能级管理评定的科技化 要不断改进岗责体系考核和能级管理的手段,加速绩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尽量实行考核和考评的网络化,增强绩效管理的科技化程度,确保考核、考评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五、绩效管理推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着力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在税务系统推行绩效管理是一场思想观念的变革,要使绩效管理得到全面推行,强化思想认识是关键。要从思想认识的提高上入手,搞好绩效管理的宣传动员,把整个系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绩效管理上来,积极为推行绩效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2.积极搞好绩效管理的导向。绩效管理的内容、指标、分值和系数的确定说到底是一个导向问题,它代表着激励什么,限制什么,哪些是重点工作,哪些是一般工作,绩效管理的导向要充分体现民意,一切要以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认真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工作创新的关系。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工作创新,形成各自的工作特色,创造新的管理绩效,推动税收事业的更好发展。 4.切实搞好考核考评工作。绩效管理关系到每一个人员的切身利益,考核考评工作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到位。 5.积极推行绩效的动态管理。对于绩效的内容、指标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绩效管理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地方税务局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