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基层税务机关如何抓落实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思考来源:中国税网作者:侯波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一、基层税务机关抓落实应遵循的原则  抓落实就是将工作决策、制度付诸实施,变为现实。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基层税务机关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抓落实能力的高低、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政策和措施的效果。基层税务机关抓落实要把握好以下四项原则:  (一)时效性原则  时间是衡量和检验工作是否落实的一把尺子。工作如果在规定时限内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就叫落实了;超过了时限,即使达到了要求,也不能算作落实。因此,抓好工作落实,提高执行力是保证正确决策及时、有效实现的途径。  (二)创造性原则  抓落实决不是照抄照“转”,而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这种创造性决不是毫无约束的任意发挥,而必须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一是上级的规定要求;二是本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三是自身素质的高低和主观努力的程度。背离了上级正确指示要求的创造性是一种无原则、无党性的表现,必然陷入方向上的迷失;脱离了客观实际的创造性,是理想主义的表现,必然陷入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自身素质不高,主观努力不够,工作只能凑合应付、碌碌无为,也就根本没有创造性。这三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哪个方面薄弱都会影响落实的效果。因此,抓落实一定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在结合上做文章,在结合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创造性。  (三)程序性原则  抓落实要把握工作的内在规律。只有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逻辑清晰,先后有序,才能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达到预期效果,做到事半功倍。抓落实如果不分清先后顺序,不按照办事程序去运作,职责不清,程序混乱,就会削弱落实的效果,甚至根本得不到落实,其结果必然是影响工作。所以,抓好工作落实,提高工作落实力,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坚持按程序操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有计划、分步骤地去落实。  (四)协调性原则  各项税收工作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关联性。一项工作抓好了,可以促进和带动其他工作及整体工作的落实;反之,一项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就会影响和制约其他工作及整体工作的效果。这种关联性是由客观事物的内在属性决定的,是在落实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和把握的。只有把握了这种关联性,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才能推动整体工作协调发展。在抓落实中,要看到事物的全部,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看到每一项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轻重差别,做到重点突出。  二、基层税务机关狠抓落实的主要措施  基层税务机关和执法一线税务干部的主要职责是税收执法,即按照税法的规定和上级机关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将税法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基层税务机关要围绕落实做决策,并认真组织实施,保证落实的效果。  (一)抓落实,关键是领导,主体是干部  人是抓落实的主体,对于工作能否落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工作中,应当以领导和干部为重点,齐心协力抓落实。  领导是抓落实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带头,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从来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干部担负着带领群众抓落实的职责,其工作本身就是抓落实的重要环节。领导干部带头抓落实,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督导基层重视落实,抓好落实。领导干部不重视抓工作落实,极易助长形式主义、虚浮之风的滋生蔓延。领导干部抓落实,应该深入到*9线,做到调查研究求实情,制定制度要管用,督导工作重实效,评价工作讲实绩,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引导广大干部真抓实干。其次,要理顺抓落实的思路,学习抓落实的方法,掌握抓落实的规律,健全抓落实的制度,用制度来搭建抓落实的工作框架,健全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形成确保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  干部队伍是抓落实的主体。建立一支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是确保工作落实的组织保证。首先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一种良好的用人风尚,让作风优良、真抓实干的干部奋发有为,受到激励,得到重用;让华而不实,搞不正之风的人没有市场。要通过干部制度改革,激励广大干部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建立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努力营造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其次,要提高干部队伍抓落实的能力。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大力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使干部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需要,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干部队伍。第三,强化对工作落实的绩效考核。完善干部工作责任制,把抓落实作为衡量干部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以抓落实的实效作为检验干部政绩和提职晋升的重要依据,真正把那些扎实工作、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带动和引导广大干部抓落实。  (二)抓落实,必须把握大局,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来认识、来把握,抓好落实,才能达到良好效果。当前,发展是*9要务,是大局。税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自觉服从“五个统筹”的大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主题就是方向,主题就是中心。抓落实,不能偏离方向,更不能脱离中心。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主题。基层税务机关抓落实必须围绕这个主题,才能做好基层税务机关的各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税务机关要牢牢抓住基层建设和管理基础这两个重点,确定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努力取得良好效果。  (三)抓落实,必须突破薄弱环节,解决瓶颈制约问题  工作水平的高低,往往受薄弱环节的制约。从基层税务机关工作来看,一些工作上的薄弱环节,往往成为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抓落实就是要从不落实的问题入手,抓住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突破,解决瓶颈制约,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当前,基层税务机关存在着部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税收工作的需要、管理基础薄弱、信息化应用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很好地解决,将极大地影响基层税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解决薄弱环节,必须要下硬功夫,要在“实”字上做文章、下功夫,锲而不舍,一抓到底,有计划、分阶段地解决薄弱环节的瓶颈制约问题。  (四)抓落实,必须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基层税务部门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抓好细节管理。一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二要力戒浮躁,持之以恒。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做到安心做小事,积小成大。三要从日常工作做起。基层税务机关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日常细小的具体工作。  (五)抓落实,要立足基层抓基础,完善抓落实的长效机制  基层和基础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交融。基层税务机关是税法的最终落实者,是税收执法的*9线。税务征管的基础工作在基层,强化征管基础的重点也是基层,因此,税务机关要立足基层抓基础,夯实基础促落实。  一是强化责任体系建设。按照基层所担负的工作职责设置机构,按照机构的工作职责设置内部的工作岗位,按照岗位的工作要求配置工作人员,建立机构、岗位、人员三个层面的职责体系,形成工作职权明确、责任清晰的职责体系,为抓落实奠定责任基础。  二是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来建立管理的工作体系,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制度,防止制度缺位;细化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切实落实好制度,发挥制度在抓落实工作中的作用,为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制定工作的标准和规范,使各项工作的落实目标明确。在税收执法中,要根据机构、岗位设置情况和人员的配置分工,对每一项具体业务的流程进行设置和规定,合理确定各项工作的流向、程序、手续和时限,形成分工明确、衔接紧密、程序简洁、业务规范的工作流程。在行政管理方面,要健全和落实机关工作规则,严格机关工作运转的各项程序、手续,特别是对领导工作程序、机关议事程序、请示汇报程序、工作协调程序、财务审批程序等进行科学规范,形成一个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的工作规范体系,使各项工作标准清楚、要求明确,促进工作的落实到位。  四是强化考核,建立奖惩激励体系。抓落实必须抓督导考核,通过督导考核来检查评价落实的程度和效果,促进落实的全面到位。一是要以考核为抓手,建立考核体系,将全面工作纳入考核的范围,并且突出重点,关注细节,解决薄弱环节,发挥考核的督导、控制、导向、评价和激励功能。二是要健全考核的组织体系,按照“分级考核、下考一级”的原则,做到层层有考核、层层抓落实,把各级机关和人员的注意力引导到抓落实上来。三是要奖惩兑现、落实责任。将考核的结果综合运用,与考核奖惩、公务员考评、提拔晋级挂起钩来。同时要使工作考核与执法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联系起来,将考核的结果和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