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普通发票管理效能来源:江苏国税网作者:王华日期:2008-05-30字号[ 大 中 小 ]   以票控税是票证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泰州市国税局在继续抓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同时,把加强普通发票管理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夯基工程,研发了普通发票管理系统,并以兴化市作为试点单位。从试点情况看,效果较为明显,税源税基管理进一步加强,*5限度地减少了税收执法隐患,堵塞了税收征管漏洞。  一、适应“三大需求”,创新普通发票管理手段  一是落实“两个减负”的需求。当前,我们的普通发票管理手段与现实需求的矛盾已日益凸现,手工开票、人工稽核,费时又费力。而全面使用电脑开票对部分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又有增加纳税成本之嫌。为此,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创新发票管理手段,全面取消手工版发票,用电脑发票、定额发票、卷筒式发票、委托代开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各类小规模纳税人使用要求,并采取多种手段推行发票管理的科学化。  二是减少发票违章行为的需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小规模纳税人普通发票的使用、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虚开代开现象屡禁不止,不按规定开具或套开发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不开发票较为普遍,违法大案、要案频发,加之小规模纳税人数量多、范围广、管理难,推行普通发票科技管理,势在必行。  三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需求。随着普通发票管理难度的加大、不法分子利用普通发票大肆偷逃国家税款的手段不断翻新,基层一线干部普遍存在“三畏”心理。一是畏难。对能否管好普通发票心里没底。二是畏苦。要经常性地深入企业实地核查,面广量大,繁琐复杂。三是畏责。管理太严怕企业抵触,管理不严怕承担执法风险,贯彻走样怕责任追究。为此,有必要研发一个管理方便、可操作性强的税收管理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干部畏难、畏苦情绪,防范执法风险,防止税源流失。  二、强化“五大功能”,覆盖普通发票管理全程  1、强化开票功能,保证开具规范性。统一采用一机一盘的管理方式,电脑开票。通过U盘传递购用票信息。纳税人领购发票时,税务机关通过U盘将电子数据连同纸质发票发给纳税人,纳税人开票时先将U盘中的发票信息读入开具系统,开票时按发票顺序自动提取发票号码,纳税人无权也无法自行选择发票号码和开票单位名称、税务登记号、账号等相关信息。每户开票单位发放已经录入相关信息的*10的U盘,凭盘进行发票的领购、开具及抄税,与企业申报数进行比对,并可根据发票种类、发票号码、开票日期等资料查询发票开具的详细记录,以便纳税人和税务机关进行对照检查。这样基本杜绝了发票领用无序、开票无度甚至大头小尾现象的发生。  2、强化防伪功能,保证发票真实性。在纳税人开票时,系统随机产生一组防伪码,防伪码是根据企业开票时间和发票金额共同产生一组密码,防伪码经过二次加密,纳税人无法擅自更改。因为报盘时开票系统对所申报的数据生成一组防伪码,国税系统接收纳税人报盘数据时,首先根据防伪码对用户的数据进行计算,判断纳税人有没有修改。如修改则无法报盘,这样可以防止纳税人对申报数据进行人为修改,保证准确足额申报。同时,将防伪码输入我们的检查软件可以确认发票的真伪和开票时间、开票金额,这样可以作为发票取得者查询发票真伪或发票票面信息是否与纳税人申报信息一致的依据,又可以防范纳税人当月申报时擅自修改发票信息。  3、强化比对功能,保证申报准确性。申报期内,纳税人必须将上月开具的发票信息通过U盘向税务机关进行报盘,税务机关一方面可以对纳税人所有的开票信息进行查询,一方面将纳税人报盘信息点击发送到网上申报系统与其申报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出现纳税人开票不申报或申报不足则网上申报系统提醒纳税人。如果出现纳税人不报盘直接进行申报情况时,网上申报系统也及时提醒须进行报盘。同时,次月将对纳税人的开票系统进行锁死使其无法进行开票操作。  4、强化预警功能,保证缴销及时性。开票系统对纳税人已领2个月尚未缴销的发票号码进行锁死控制,已领取超过2个月的发票无法在开票系统中开具,这样可以防止普通发票长期滞留在纳税人手中。开票系统根据系统时钟自动产生开票日期,纳税人不得自行调整开票日期,这可以督促纳税人及时开具发票,实时记录实际销售信息。  5、强化检测功能,保证查询普遍性。我们在系统中增加了“普通发票检查识别模块”,税务机关或接受发票方任何企事业单位要检查确认其拥有的已填开发票的真伪、金额,只要将发票防伪码输入识别系统中,立即查询到发票的真伪和金额。如果是伪造的发票或金额不符的发票则系统及时提醒,向税务机关举报,并显示举报电话号码。这既是税务机关检查发票票面信息是否与纳税人申报信息一致的依据,又是审核是否合法有效票据,能否在所得税前扣除的手段;同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辨别发票真伪,比对发票金额提供了方便、迅捷、高效的服务,有利于及时发现发票犯罪线索。识别系统安装在国税网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查询核对功能,构建起发票监督制约机制,有效促进了发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体现“三大成效”,以票控税扎实推进  2007年,我市普通发票管理手段的探索,为全市全面实现以票控税积累了经验。全市普通发票管理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有序运行,依法治税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  1、发票管理秩序进一步好转。纳税人依法使用普通发票的自觉性、规范性、遵从度显著提高,普通发票使用面扩大、用票量增加。以兴化市局为例,普通发票使用面同比上升32 %,用票量同比增加25%.从回收的发票存根来看,纳税人逐笔开具发票意识有所增强,发票填开规范,发票违法违章案件同比减少20件,全市用票秩序明显好转。  2、以票控税成效进一步凸现。通过发票管理系统显示纳税人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征税依据更加真实准确,缓解了征纳双方为核定税额而导致的矛盾,避免了税务人员在定税时随意调整税额的情况。以兴化市局为例,去年共有430多户未达起征点的纳税人在应税收入超过起征点时主动进行申报,起征点以上个体工商户同比增加568户,增长43.2%,税收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近200户个体户主动申请转为小规模企业,纳税人建账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全年共组织小规模纳税人税收22881万元,同比增加6375万元,增幅38.62%,个体税收迅猛增长。个体税收申报准确率和入库率保持在98 %以上,达到历史*4水平。  3、用票管票意识进一步增强。由于发票管理软件提供了及时、便捷的查询识别功能,消费者购物的索票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对发票的违法违章行为也由原来的视而不见转为积极举报,国税干部对发票的管理也由原来的“被动”管票转为了主动管票,纳税人依法用票、全社会共同管票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作者单位:泰州市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