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项目化管理理论指导基层税收征管实践初探来源:中国税务作者:陈雁青 张黔安日期:2009-02-03字号[ 大 中 小 ] 项目化管理,常称为“组织项目化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长期性组织管理方式。它以项目为导向,面向环境、市场、客户驱动构建柔性组织结构,强调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实现组织结构的柔性和扁平化。基层税务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运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为研究探索现代税收管理发展内在规律提供了思路。 项目化管理应把握的重点环节突出税收重点项目的集中。对税收管理重要事项实行项目负责制,对项目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增强税收工作的主动性。 突出税收资源优势的配置。将重点税收工作划分为动态的项目,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有效配置,注重部门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对突发事件和综合性疑难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有效提升税源管理绩效。 突出税收执法责任的明确。将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项目单元,*5限度解决因税收事项在不同部门间流转可能存在的衔接不畅、职能交叉、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便于监督考核,发挥团队整体执行力,防范规避税收执法风险。 突出税收效能的持续发展。在税收管理中有重点地实施项目化管理,减少执行层级,突出税源联动管理集约化程度;对项目组实行监控,提升税收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税收管理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化管理应防范的问题避免管理内容的“空”、“泛”。项目化管理不是简单地对税收工作进行罗列和叠加,而是将工作事项进行细化分解。应突出把握税源管理的核心,注重税收征管的超前性研究分析和实施运用,强调基层征管的风险管理,实现税源管理的专业化和税收征管工作的规范化。 避免管理节点的“多”、“杂”。项目化管理打破了传统行政组织中的领导分工负责制和行政层级间的僵化制约,强调项目组成员的合作与创新,简化决策链,有效应对税源结构、税收制度及系统流程的变化。要打破工作职责和岗位权力的束缚,避免工作层级的无端增加,防止“本位主义”思想的滋生,树立大局意识,强调沟通协调。 避免管理成效的“短”、“散”。基层税务机关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会面临环境变化、资源短缺、能力限制等因素的制约,要立足长远,循序渐进,及时总结成果,持续完善改进,形成体系并固化成日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促进项目管理能力和税收征管质量双提升。 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具体应用突出区域征管,抓住税源监控的关键点。2007年,南京市建邺区国税局对房地产企业实施项目化管理,监控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的各涉税环节,并依托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全方位规范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2008年,将房地产企业项目化管理内涵进行延伸拓展,对区国地税共管的房地产企业,建立统一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统一业务流程,简化房地产企业办税程序,全面提高区域房地产企业服务水平和税收征管效率。 满足合理需求,抓住纳税服务的着眼点。2008年5月,建邺区国税局将纳税服务工作纳入项目化管理方案,打造“4321”纳税服务体系,即深化四项服务——电子办税服务、政策服务、增值应用服务、国地税联合服务;打造三个平台——需求联动平台、窗口功能平台、联合办税平台;满足两个需求——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满足地方政府的需要;构建一个共同纳税服务体系。从办税服务、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层面建立纳税服务联动机制,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项目组成员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类研究后,完善流程,修正方案,在理念和形式上提升了纳税服务的内涵。 筛选特殊事项,抓住税收征管的风险点。建邺区国税局按照涉税事项风险度的高低,对征管薄弱环节及难点、重点工作进行衡量识别,将一般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非正常户后续管理、汇算清缴审核评税等5类风险事项进行剥离,由专业评估科集中管理。依照风险等级,开展调查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处理措施,并及时向管理层反馈风险处理结果。 数据增值利用,抓住精细化、科学化的超前点。建邺区国税局通过案头审核、巡查、核查、调查等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政策执行、纳税情况等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税源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单户、分行业税收分析报告,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提供准确的案源信息。结合分类管理要求,试点进行零负申报企业、重点税源企业收入监控等事项,确保全面实施项目的可行性。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