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户管理理论的角度看待纳税服务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刘颖日期:2009-08-24字号[ 大 中 小 ]   近年来,基层税务机关在纳税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管理重于服务,基层税务机关在实际税收征管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对纳税人的管理和执法,少数税务管理人员仍然存在“官本位”的思想,没有将纳税人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基层税务机关往往较少主动与纳税人沟通,不能根据纳税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工作。有的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要,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一定的解答和沟通技巧。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税务机关的工作受传统职能定位的影响,往往只重视组织财政收入而忽视公共服务职能。再加上基层税务机关工作千头万绪,各项具体工作都有严格的硬性考核指标,耗费了基层税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使他们把纳税服务看作分外的工作。此外,基层税务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建设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够、纳税服务制度体系尚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  构建基层纳税服务体系,应该借鉴客户关系管理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种高科技技术手段的应用使产品成本在一段时期内难以降低,同时经济全球化又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成本和竞争的压力下,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把目光投向客户,力图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关系管理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对业务流程进行组合和设计,目的是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该理论认为,服务并不是销售部门一家的事,服务应贯穿于生产的始终,在售前、售中、售后,都应想方设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尽管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服务,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鉴该理论,税务机关可将纳税服务视为自己向纳税人提供的产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将纳税服务贯穿于税务机关各个部门,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纳税人的需求和建议,在税前、税中、税后,从纳税人核心需要出发,全方位构建纳税服务体系。例如,以便利、效率为原则完善窗口服务举措,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态度,加大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优化办税流程,加强国税、地税机关协作;加强政务公开,增强主动服务;实行分类管理,推行个性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