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应纠正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中的认识误区来源:中国税务报作者:杨世明日期:2012-10-19字号[ 大 中 小 ] 通过审阅一些评估案例,笔者发现基层的企业所得税评估侧重于对费用扣除类项目的评估,而对收入、成本等项目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企业所得税存在认识误区,一提及企业所得税管理,马上想到的就是费用扣除,这种思维方式也延续到了评估工作中。在实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一上手就考虑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营业外支出(非公益性捐赠)等。较少能够变换角度和思路,从企业庞大的收入和成本数据指标中去寻找突破口。客观而言,对费用扣除项目评估要比对收入成本项目评估更加容易发现疑点问题,也更能取得明显的评估成效。但是如果忽略对收入成本的重点深入评估,将会给企业所得税管理甚至增值税管理带来严重后果。放松对收入、成本的监管,企业将可能会在收入、成本上做文章,想办法调节成本、收入,进而影响到增值税税基、影响企业所得税税基。 事实上各种查结的稽查案件清楚地说明: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不仅仅会存在费用扣除类问题,也会存在收入、成本类问题。山西省的煤、铁、煤运、电力等重点行业,大多是与资源相关的企业,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正规,其收入、成本的核算也不很规范,这当中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涉税问题。同时,从会计核算内容来看,相比费用扣除而言,收入、成本不但涉及的金额巨大,而且内容也更加复杂,存在税收漏洞的几率更高,更加需要进行重点纳税评估。 因此,必须把收入、成本类项目作为纳税评估的重点,这也是评估的“主战场”,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时,必须进行收入和费用双向分析,必须同时对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进行双税联评。对收入、成本进行评析发现的企业所得税收入问题,同时也能够作为评估增值税收入的关键依据,做到“一次评估,两税全评”。 在审阅评估案例时,笔者还发现部分案例政策应用不够准确,评估结论也缺乏说服力。 在具体案例中,政策应用失当的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案例政策运用不够准确,导致评估结果存在问题;有的案例评估指标应用与评估疑点之间没有合理的逻辑关系;有的案例没有将评估结果与税法政策相联系,评估结论缺乏说服力等。 想要真正把评估工作做精做细,评估人员需要在多方面努力。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纳税评估必须是专业化评估、专家型评估。只有培养造成专家型评估人才,才能实现专业化的纳税评估。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在进行纳税评估时,不仅要熟悉税收政策,熟悉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更要针对不同行业类型,具备行业专家水平。以房地产行业为例,评估人员如果不熟悉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特点、核算规律,不清楚房地产企业从注册登记到土地取得、工程立项规划、建筑施工、销售管理、产权办理等事项,不了解房地产企业财务核算的内容和特点等,就无法对房地产企业开展有效深入的评估。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国税局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2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