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努力在基层税收领导岗位上践行科学发展观来源:松原国税作者:田凤海日期:2012-11-26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七大会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也是党中央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提升。作为担负经济管理和经济服务重要职责的国税机关,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理解好、消化好,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于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基层国税领导,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立足本职,改进作风,争先创优,在实现科学发展上有所作为,结合近期学习谈几点认识。  一、对基层国税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国税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探索出一条规范、节约、高效的发展途径,使我们的税收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更快的发展。  对于我们税务部门来讲,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是*9要务,切实遵循税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坚持聚财为国,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依法治税,强化征管,提高服务水平的原则,在执行国家税收政策、组织税收收入等各项税收工作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与税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衡量,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国税事业的发展,如税收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税收征管制度办法还不尽完善合理,一些税务人员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纳税人纳税意识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和因素,其根源在于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思想观念落后。因此在税收工作实践中,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税收实践,推动基层国税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必须要正确把握五种关系:  一是税收与社会的关系。税收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要求我们税务机关要正确把握好税收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税收管理、组织收入和执行政策等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发展的要求;二是税收与税源的关系。科学有效的税收政策和管理,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乘数效应。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指导思想,既要善于从经济的视角研究税收,建立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使税收收入的规模、速度、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又要注重从税收的角度研究经济,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三是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严格、规范的税收执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其本身就是高层次的服务。优质的税收服务,也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改善税收法治环境,促进税收执法质量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全面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努力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实现执法与服务的有机融合。四是治税与治队的关系。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从严治队是税收事业发展的根本和前提。税务机关要坚持依法治税与从严治队的统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治税必治队,治队必从严”的方针,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坚持以治队促治税,以治税促勤廉,促进依法治税水平与干部素质的同步提高,实现治税与治队同步推进。五是征税与纳税的关系。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纳活动中,一方面要坚持依法行政,保证税收执法的公平与公正,取信于纳税人。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税收宣传,着力优化税收服务,还权于纳税人。在高效、文明的服务中充分维护纳税人的权利和尊严,进而增强税收征纳之间的信任度和认同感,逐步构建一个互信、平等、融洽、和谐的新型税收征纳关系,实现税收征纳良性互动。  三、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我们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依法治税,为税收的发展提供保障。依法治税是由税收本质决定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法治税的首要任务是在保证税收计划任务的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实现税款的应收尽收,实现税收任务的圆满完成。这就要求做到该收的税要足额收齐,严禁转引、买卖税款,不该收的税分文不取,坚决不收过头税。长期以来由于一味追求GDP增长幅度,导致税收收入与GDP的增长不同步,收入任务难以完成的局面。有的税务机关为了争取完成税收任务,在税收政策的执行上偏紧,使纳税人感到税收的环境和氛围不宽松,也有为了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对纳税人征收过头税,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其实,这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我们基层国税机关要不为形势所迫、不受环境干扰,坚持依法治税不动摇。  二是坚持质量兴税,提高税收发展的质量。要优化经济税源结构,培植一个结构优化、雄厚稳固的税源基础,实现经济税收良性增长;要树立正确的税收观,不断巩固现有税源,着力挖掘潜在税源,要加强对税源的分析、预测、普查,尽*5限度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调控能力;要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对房地产开发、粮米加工、手机专卖等进行全行业跟踪监控,努力实现应收尽收;要跳出就收入抓收入的圈子,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宏观经济和重点税源的分析预测上,提高税收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要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运行和参与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增强税收的社会效益。要落实好支持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全县经济布局的合理调整,推动前郭经济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增强税收发展的动力。要实施税收征收管理创新,全面推行“一窗式”管理服务,按照“资源配置合理、管理方式优化、服务简约高效”的要求,以办税服务厅为载体,打破办税程序在各个环节上不合理的人为部门界限和岗位分割,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调整窗口功能设置,前移涉税审批受理环节,“一厅式”办结涉税审批事项,优化征管流程,尽可能使纳税人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涉税事宜,实现管理与服务的a1结合。积极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国税、银行、纳税人之间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从纳税申报到税款征收入库的信息化处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税收成本,提高税收信息的利用率。要加快税收信息资源管理,拓宽税收信息的来源渠道,*5限度地发挥税收信息对征管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四是优化纳税服务,营造良好的税收发展外部环境。要牢固树立税收服务观,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的要求,把纳税服务作为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部分来落实。税收服务伴随税收工作的始终,税收服务没有*4,只有更好,税收服务永无止境。要继续推行和不断完善“文明办税十公开”,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预约服务、办税绿色通道、提醒服务、送政策上门等。税收管理理念应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纳税服务应由形式性服务向实效性服务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一刀切服务向分类服务转变,由职业道德要求向具体行政行为转变。尽快构筑统一规范的纳税服务体系,更新纳税服务观念,规范纳税服务内容,健全纳税服务制度,完善考核服务内容,创建税收服务品牌,拓宽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实现纳税服务的新突破,以适应新型税收服务工作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树立起税务机关的全新形象。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要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工作中,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从严治队,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要以教育、培训为重点,按照知识结构需求和工作岗位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广大税干的岗位工作能力,同时要建立起有效的干部培训机制,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推动组织文化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成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税收干部队伍。  作者: 松原市国家税务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