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国、地税进一步合作的思考来源:苏州市相城地税局作者:左晶 田勇日期:2013-01-21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苏州市相城地税局不断探索国、地税部门合作,与相城区国税局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四个规范”,推进“三项合作”,实现“三大互补”,有效整合了国地税工作资源、形成征管合力、堵塞税收漏洞、优化纳税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税收服务水平,很好地提升了辖区内的税收工作环境。  一、健全制度,“四个规范”确保长效合作  相城地税局与相城区国税局多次开展协调,共同制定了相城区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从组织架构、主要职能、工作机制、配套制度四个方面对国地税合作进行了规范,以此作为国地税合作的制度基础。  规范组织架构。联席会议由相城区国税局、相城地税局局长共同担任联席会议主席,局领导其他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分局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国、地税局征管科为联席会议秘书单位,征管科长为联络员,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具体工作。  规范合作职能。明确国、地税联席会议的5项工作职能:一是根据国、地税局各自工作重点和各阶段工作要求,提出需要协调、联动的项目;二是对上级国、地税局联合发文或共同要求国、地税局办理的工作进行商讨,明确工作措施、要求;三是对双方征管信息交换、税收分析、联合办证等方面工作进行定期通报,及时解决实际征管问题;四是确保个体税收委托代征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共同与乡镇(街道)、开发区联系,规范“个私办”的管理,促进个体税收管理上水平,上台阶;五是联合加强税收服务,全面整合服务资源,共同致力于为纳税人减轻纳税负担。  规范合作机制。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由相城区国税局、相城地税局轮流发起组织,每次会议议题由主席制定或成员部门递交,由联席会议成员对联席会议议题进行讨论,最终形成相关制度和方案,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各成员部门,并由联席会议秘书单位督促做好落实工作。  规范配套制度。国、地税局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对双方合作的有关内容、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对配合合作的层面、手段进行详尽协商,对合作中经常涉及到的信息交换、个体征管、委托代征、税收宣传等工作进行细化,制定了《相城区税务数据信息交换管理办法》、《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联合征管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个体税收联合征管的实施意见》、《2009年国、地税联合税收宣传服务方案》、《国、地税联合加强纳税服务意见》等多项工作制度和办法。  二、发挥合力,“三项联合”提升征管水平  一是联合登记,减轻纳税人负担。在相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国地税联合办理企业新办、变更登记。增值税户由国税受理、国税发证,纯营业税户由地税受理、地税发证,实现一次录入、国、地税同时办证。改变了以往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需要多头跑,提供多份资料的状况,既方便了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也减少了税务人员的录入工作量,同时从源头上加强了漏征漏管户的管理。  二是联合征管,提高个体税收管理效率。积极探索个体工商户税收联合征管,根据工作便利程度,按照分区域确定主管责任、协管责任的模式,实行国地税区域主管责任制,将辖区内9个乡镇(街道)中的5个划归为国税主管负责,4个划归为地税主管负责。通过税务登记、定额信息、征收信息电子数据交换传递,实现对个体共管户委托代征、税务登记、停复业管理、注销税务登记、定额核定、申报管理、典型调查、日常检查等8个方面的联合征管。联合各乡镇(街道)个私办委托代征单位税收委托代征工作从税款征收进度、内部制度落实、发票开具、定额执行、房屋出租征管、完税证使用等6个方面进行联合检查,实现国地税登记共管户户数一致、定额一致、征管一致。  三是联合执法,营造公平公正税收环境。联合开展涉外税务审计,通过共同确定审计对象,共同收集审计资料,共同开展分析性复核,共同进行现场审计,共同规范涉外税收管理。充分发挥征管信息系统和网络协查优势,联合国税部门,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在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收集发票违法信息,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发票违法犯罪的团伙。  三、整合资源,“三大互补”凸显合作效果  一是数据互补,堵塞税收漏洞。国地税联席会议建立了建立国地税信息共享机制,每月5日前交换国、地税共管户(包括注销户、非正常户)的税务登记信息、辖区内纳税百强企业当月申报征收电子信息;每季度10日前交换国、地税新办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收鉴定电子信息、上季度纳税人申报征收(含纳税评估、税务稽查补税)电子信息。通过从国税部门获取增值税、消费税两税征收数据,与地税征管信息系统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所得税征收数据进行比对,由税收管理员有针对性地根据比对差异开展调查、审核及纳税评估工作,实现了对纳税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核定征收所得税、核定征收印花税申报正确性的有效监控。  二是管理互补,扫除税收盲区。年初,开展国、地税100户纳税大户中纳税差异较大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部分企业房、土两税缴纳明显与规模不匹配,补缴房产税、土地使用税。7月份,通过与国税沟通,获取家具行业国税销售情况、增值税缴纳情况,组织了一次全区范围内的家具行业专项纳税评估,进一步规范了家具行业的税收征管。而国税部门则通过获取地税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数据和在地税的门临开票收入情况,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和其他营业税单位的企业所得税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是服务互补,营造良好环境。国、地税共同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共同对新办企业办税人员进行税收政策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共同开展新办企业税收政策培训12次,辅导培训纳税人500余人次。联合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形成了国、地税税收宣传机构联合组成、人员联合办公、活动联合开展、经费联合分担的局面,共同开展了国地税税收宣传板报联展、国地税联合悬挂宣传横幅、国地税联合进市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四进”税收宣传活动,整个税收宣传月共计发放宣传手册、税收政策读本5300余份,接受咨询3000余人次。将国税“服务e站”与地税“维权360°”和“服务e通”相结合,共同开展服务品牌宣传,在全区合力打造良好纳税服务氛围。国地税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通过共同确定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有效避免了同一纳税人因不同税务部门获评不同信用等级状况的出现。今年以来,国地税共联合评定纳税信用等级A级企业7户,为诚信纳税树立了优秀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