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现状分析来源:赣州市地税局作者:戚建英日期:2013-03-04字号[ 大 中 小 ]   〔内容提要〕 赣州钨、稀土资源十分丰富,钨储量居全国第二,黑钨储量居全国*9,离子型中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近年来,矿产品行业在赣州市迅速崛起,随着矿产品行业由简单的粗矿销售向深加工迈进,矿产品行业税收在税收收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加强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笔者试从矿产品深加工行业发展状况、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征管现状、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的难点入手对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从完善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制度、深化信息管税、加强部门协调、加强宣传辅导和提高服务质量等四个方面来应对加强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矿产品行业在赣州市迅速崛起,随着该行业由简单的粗矿销售向深加工迈进,矿产品行业税收在税收收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加强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矿产品深加工行业发展状况  (一)矿产品行业不断向深加工领域发展。赣州钨、稀土资源十分丰富,钨储量居全国第二,黑钨储量居全国*9,离子型中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钨矿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39%,离子型稀土分布在全市17个县(市区),主要集中在龙南、定南、寻乌、信丰、安远、赣县、全南、宁都等8个县,储量约占全国的40%左右。从2004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培植壮大钨、稀土优势产业集群,用3到5年左右的时间,把钨、稀土产业集群培植壮大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钨、稀土资源深度加工科研、贸易一体化的基地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矿产品行业的发展。2006年赣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钨稀土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在中心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有色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钨和稀土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冶金及新材料工业,形成以高附加值的硬质合金、钨材、稀土合金、高性能磁材、发光材料等为主体的深加工应用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品质硬质合金、硬质合金以及高性能稀土永磁、发光材料、储氢材料、稀土节能电机和稀土储氢电池等高新技术材料及应用领域项目。出台了对新上或引进的硬质合金、钨材加工、钕铁硼磁材等深加工及其应用项目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优先提供“三通一平”的优惠地价用地、将开采配额向投资高品质硬质合金和钨材加工的矿山倾斜、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提供融资支持企业购买国外一流中工技术和专利等扶持政策。  二、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征管现状  (一)税收收入情况。2010年全市钨和稀土矿产品税收入库26752万元,占全年地税收入514328万元的5.2%;2011年全市矿产品行业入库税收47744万元,占全年地税收入719535万元的 6.6%.2010年因为矿产品价格调整,许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2011年稀土价格的走高及相关政策的调整,稀土加工企业税收呈现爆发性增长。税收贡献度呈上升趋势。  (二)税收管理情况。一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近年来陆续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及管理制度,对矿产品加工企业购、产、销进行全程监控。同时,通过每月常规分析、季度重点分析、年度全面分析,对矿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税收健康体检。二是不断深化纳税评估。为加强钨和稀土行业的纳税评估工作,根据其行业特性设定评估指标,选择评估方法,及时发现税收管理薄弱环节,促进税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不断强化税务检查。每年有重点地选择重点户进行专项检查。在检查前做好查前分析,针对性发现检查疑点,及时查处涉税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点带面,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不断强化税收征管。四是不断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每月由征管部门采集矿产品加工企业的涉税信息在内网发布,相关部门各取所需。同时建立管户情况、评估情况、检查情况定期交流机制,有效实行信息共享,不断完善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税收征管新格局。  三、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的难点  (一)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波动较大。由于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原材料均为不可再生资源,储备有限,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将使许多企业面临购进原材料难的问题,许多企业“吃不饱”。同时,由于目前矿产品深加工行业产品大部分还是中间产品而非终端应用产品,只是整个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产业链还不长,受市场影响较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价格的升降、产量的大小受到下游生产企业的制约。特别是国际市场对矿产品加工企业影响巨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矿产品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导致许多矿产品企业停产歇业,税收也大幅下降;2011年受国家调控及国际市场影响,稀土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又使得税收大幅度上升。  (二)行业税收管理模式有待完善。虽然矿产品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行业,对税收总量的影响也较大。各企业产品种类、生产流程大部分类似,但在税收管理上没有类似企业联系起来进行横向比较,也没有有效利用行业协会数据进行管理分析,更谈不上利用行业共性建立管理模型,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  (三)原材料采购环节给税收管理带来一定风险。一是收购原矿带来税收风险。矿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原矿时,依然存在向无证户或区外个人收购现象,这不但有背国家政策,给无证开采或走私原矿企业提供合法化途径,而且难以控制收购的真实性,将导致虚增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少缴资源税行为的发生。二是废料收购带来税收风险。由于原矿与废料都含有类似元素,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如果放开废料收购,就有可能让不法分子钻空子,将原矿混淆为废料收购,造成资源税难以管理。  四、加强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的几点建议  矿产品加工企业是赣县的支柱产业,也是赣县的重要经济税源之一,所以应将加强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当作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来做。如何在现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下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完善矿产品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制度。一是在综合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制定钨和稀土矿产品管理办法,给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稽查提供操作指南。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户进行驻企管理;对非重点税源户进行属地行业管理。税务人员应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到企业中,及时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分析税源变化情况,检查核实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建立基础资料积累制度。按时按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逐步完善征管数据资料档案,积累征管资料,保证重点税源户资料的完整性,为全面掌握和分析企业情况打好基础。  (二)深化信息管税。对矿产品加工行业实行信息管税试点,引入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税源管理体系。通过预警风险、反馈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的过程,达到消除风险的目的,解决人少户多的矛盾,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强化业务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  (三)加强部门协调。由于矿产品加工企业涉及的管理部门比较多,仅靠地税一家单位难以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要积极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主动为地方党政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积极与有关部门如工商、国税、矿产、公安及电力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进行信息交换,形成整体合力,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  (四)加强宣传辅导和提高服务质量。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做大做强。结合矿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性质、产品特点,将应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编印成册,并进行面对面地宣传辅导。开辟绿色通道,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实行专人“一条龙”受理制,切实提升工作绩效,简化办税流程,缩减审批程序。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一站式服务等服务方式,为企业产业升级、开拓市场提供服务,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夯实税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