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地税干部的作风建设来源:九江市地税局作者:刘卫平日期:2013-03-27字号[ 大 中 小 ]   作风是人们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决定精神状态,决定执行力,决定事业成败。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地税部门作为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既肩负着为国聚财的重任,又履行着为纳税人服务的职责,要实现地税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加强地税干部的作风建设。  一、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要充分体现人本理念  一个地方要想发展,事业要想进步,既要占天时、占地利,更要占人和。因为人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地税事业发展的根本。我们清楚,地税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为地方政府组织税费收入,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工作压力很大,这对地税部门和地税干部的要求都很高。要做好地方税收工作,需要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地税干部队伍,更需要有一支讲奉献、肯吃苦、能战斗的地税干部队伍。而好的队伍需要有过硬的作风来提供保证。因此,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让地税干部作风建设入心入脑。人是根本,人的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的因素越重要。就拿地税工作来说,无论是组织税(费)收入工作还是机关内部管理工作,无论是推进依法治税还是税收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无论是地方税源管理监控还是培植发展地方税源,以及地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勤政廉政建设等等,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来完成。如果地税干部的作风不扎实,再先进的设备、再完善的制度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达到a1的效果。正因为人是根本,所以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在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使每一个地税干部都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地税工作任务,才能体现作风建设带来的成效。  二、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要找准作风问题“病根”  把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真正把地税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查清找准,着力解决地税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按照上级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要求,治理“庸、懒、散,假、浮、蛮,私、奢、贪”的问题,着力解决作风意识、责任和工作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我觉得目前就地税系统而言,普遍的还是“庸、懒、散”的问题,庸就是工作能力和水平没有跟上工作的需要,表现为不作为或不能作为;懒就是不想干事、事业心不强、得过且过,表现为慢作为或不愿作为;散就是组织纪律散漫,表现为乱作为或不守法纪盲目作为。  就地税干部而言,上述问题也在少数干部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作风飘浮,不思进取,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承诺不兑现,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纪不守、有章不循、收“人情税”和“关系税”以及“吃、拿、卡、要、报”等为税不廉现象。这些作风建设问题不加以有效解决,如蚁穴不加封堵、如毒瘤不予割除,最终将会积重难返,严重影响我们的事业发展、干部成长、社会形象。虽然问题出现在少数人身上,但其危害是相当大的,必须下重手进行整治。而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的目的就是找准和解决地税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认真查找“病根”。要通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及时对症下药,着力解决问题,清除地税干部肌体上的灰尘和痼疾,净化地税干部的灵魂,纯洁地税干部队伍。  三、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要使干部作风真正得到转变  干部作风是一种思想上、工作上的态度,通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潜藏在一件件具体事物之中,蛰伏于一个个有形表象之后。只有通过对一件件实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才能获得对干部作风的本质认识。作风建设关系到地税部门形象和地税事业的兴衰。为此,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关键要在巩固“转变”二字上下功夫。近年来,地税部门通过开展效能建设等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税务人员整体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水平、服务措施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地税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好评。但如何巩固所取得的成果,并进一步把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作为地方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来真正按照改进的税收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善待纳税人,真正让广大纳税人满意,也是新时期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方面。通过作风建设,促使地税干部把组织地方税费收入工作与创造公平税收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培植和壮大地方税源;通过作风建设,促使地税干部勤政敬业,克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颓废、无所作为思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  四、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要着力提高干部素质  作风建设必须以提高干部素质为抓手,用先进理论和文化来武装地税干部的头脑,努力提高地税干部政治理论修养和综合业务素质。多年以来,虽然各级地税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培训工作,地税干部的素质也有明显提高,但与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与依法治税的要求、与促进地税科学发展的要求、与纳税人的期望相比,地税干部的素质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提高地税干部素质已迫在眉睫。  当然,提高地税干部素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而要获得这种力量,主要靠学习。西汉学者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道出了学无止境的哲理。毛泽东同志也曾经多次强调: “读书使人进步。”因此,通过作风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地税干部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地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重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地税干部党性修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当前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去。要进一步学习经济税收专业知识,全面学习财务、会计、金融、审计、税收理论知识,学习税收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努力提高地税干部的业务素质。要结合新时期地税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每一个地税干部都要掌握现代办公手段,以适应税收征管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通过作风建设,以生动的、鲜活的事例教育人,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形成作风建设的正确导向,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总而言之,通过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促使地税干部加强学习,让地税干部在学习中开阔胸怀和视野,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和能力。  五、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因此,地税干部作风建设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短期目标。当然,加强地税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有完善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可以说,制度和机制非常重要,要通过作风建设,形成有利于地税干部良好作风养成的制度环境和长效机制。  从长远来看,要把地税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用制度和机制对地税干部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譬如,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从制度层面上解决地税干部责任不清、任务不明和作风不实的问题,解决少数地税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让地税干部真干、实干、不假干、不乱干。又如,建立健全干部作风考核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从强化监督管理入手,把干部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具体工作指标之中,逐项检查,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管理和奖惩。再如,通过用人制度和机制的改革,建立健全素质教育机制和干部激励机制,鼓励地税干部奋发向上,激发地税干部“比学习、比干劲、比作风、比奉献”的工作热情。一句话,用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机制,促使地税干部优良作风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