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导向内部控制的科研项目企业资源配置探讨来源:中国会计报作者:日期:2012-07-04字号[ 大 中 小 ] 企业资源配置不是无序的,是在战略目标指引下的科学有效配置,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资源的有效储备。 根据科研项目特性配置资源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组织是具有“异质性”的,依据权变理论,研究组织内资源配置问题,首先要分析科研项目企业所具有的特性,即政策环境约束性、预算软约束性、专家型企业属性、知识型员工属性、以项目开展为主要运行方式、以鲜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为发展目的。 针对科研项目企业特性,可以重点采用大型项目计划管理方法和企业战略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结合,以大型项目计划生命周期为基础,构建多个相关项目情况下战略导向的资源配置方法。 大型项目计划管理是对多个相关项目的管理,因此,大型项目计划组织对各个项目的协调是保证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动态调整大型项目的资源计划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内控制度执行也贯穿于这一过程。 基于知识经济环境及知识员工属性等内在特点,科研项目企业 的内部控制应着眼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行权变控制和分权控制。 融合财务管理与资源配置行为 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行为包含了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调和与对立、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这四对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这就要求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设计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财务管理能够有效嵌入,实现与组织结构的无缝连接。 要根据层级定位合理配置财务决策权。基层以遵循制度进行督导为主,中层注重通过改善获得实效,高层不断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结合科研项目企业实际,在确保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应赋予大型项目计划管理团队较大的财权,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要依据业务活动的内在逻辑,理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使财务分析能够深入每个业务项目,实现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的无缝连接,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要加强全面预算与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资源配置以及作业流程的吻合程度。预算模式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资源配置,注意其时间的长短、各个项目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以及不同资源产生效果的时间长短等多个因素。 要根据大型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设置权力与责任,做到权责对等,重要管理岗位的相互兼职不能破坏财务控制的有效性。 要依据业务活动的控制需求来设计财务报告,在了解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基础上,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格式来编制财务报告,努力确保信息沟通,使各级人员使用统一口径的财务报告进行交流。 财务制度要能够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与其他各类管理制度相配套—— —共同发挥约束作用,这是有效制度规范的表现,也是财务管理与资源配置有效融合的目标。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