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国家税务局2007年上半年国税收入情况的通报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2007年上半年国税收入情况的通报来源:浙江省国家税务局作者:未知日期:2008-05-20字号[ 大 中 小 ] 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税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全省国税收入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实现了时间和任务的“双过半”。 上半年,全省国税总收入完成1260.68亿元,同比增长22.35%,增收230.32亿元。不含宁波,全省国税总收入完成823.97亿元,同比增长25.33%,增收166.53亿元。 上半年全省国税部门直接组织的收入完成931.32亿元,同比增长28.06%,增收204.0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7.02%.不含宁波,全省国税部门直接组织的收入完成706.63亿元,同比增长23.63%,增收135.0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6.20%. 一、上半年国税收入特点(不含宁波,下同) 1.国税收入稳定增长,增速加快。上半年全省国税收入增长速度达到23.63%,增幅连续两年保持在20%以上。从累计增幅来看,除1月份外,国税收入累计增幅稳步提高,从2月份的20.96%逐步提高到6月份的23.63%,增速明显加快。其中主体税种-增值税收入也呈稳步提高的态势,从1月份的16.93%提高到6月份的19.99%,但不含调库增值税增幅呈先高后低的走势,从1月份的20.66%上升到3月份22.26%的*6水平后,逐步下降到6月份的19.51%,为上半年的最低水平。 2.所得税猛增势头依旧,税收结构持续升级。上半年,所得税类继续保持近年来的迅猛增长势头,共完成174.58亿元,同比增长41.73%,增收51.4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4.7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16个百分点。主要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增长迅猛,分别完成106.61亿元和53.11亿元,增长45.47%和43.90%;利息个人所得税平稳增长,共完成14.87亿元,同比增长14.46%.流转税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共完成532.04亿元,同比增长18.66%,但各税种增长极不均衡,其中车购税增长迅猛,共入库34.64亿元,同比增长32.92%,增值税完成464.55亿元,同比增长19.99%,而消费税同比下降,共完成32.85亿元,同比下降6.56%. 3.重点税源整体增幅明显偏低,税负下降。纳入省局监控的5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国税收入496.57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的比重为70.27%,同比增长18.45%,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18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国税收入334.29亿元,同比增长16.63%.未纳入监控范围的税源共入库国税收入160.54亿元(不含车购税和利息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41.80%,增收47.26亿元,占相应税种增收额的37.92%. 上半年5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税负为2.68%,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税负为3.21%,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 4.免抵调库进度加快。上半年全省共办理免抵调库81.92亿元,同比增长22.29%,增幅高出不含调库增值税收入2.78个百分点,也高出去年同期0.4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当季共办理免抵调库增值税44.78亿元,同比增长39.76%,大大高于当季国税收入25.74%的增幅。截至上半年底,全省共有已审核未调库免抵税额59.79亿元,比年初结转的53.67亿元增加6.12亿元,基本上做到了应调尽调,促进了国税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 5.税收优惠规模继续扩大。在国税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省国税系统坚持依法征税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上半年全省办理出口退税442.95亿元,同比增长29.07%;不含宁波,全省共办理出口退税315.30亿元,同比增长25.13%,办理各类减免税收102.38亿元,同比增长14.29%. 分地区来看,上半年全省10个市地国税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增幅均在20%以上,也全部实现了时间任务的“双过半”,其中衢州和舟山增幅超过了30%,分别达到37.83%和30.56%,完成进度分别达到60.89%和57.65%.省局直属税务分局同比增幅达到了33.0%. 全省65个考核单位中,兰溪等21个单位增幅在30%以上,其中兰溪(77.35%)、龙游(51.94%)、洞头(48.41%)和衢州市本级(41.55%)增幅在40%以上。从完成时间进度来看,全省有61个单位达到了时间进度要求,其中洞头(88.69%)、兰溪(74.02%)、龙游(73.99%)、丽水市本级(64.38%)、衢州市本级(62.3%)、仙居(62.01%)、龙泉(61.56%)、余杭(60.71%)和遂昌(60.29%)等9个单位完成进度在60%以上。 二、国税收入增长原因分析 1.国内增值税。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增长主要由以下方面原因,一是经济总量增长带动。今年以来我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1-5月份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08亿元,可比价增长17.5%,工业销售产值12491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长23.3%,工业品产销率同比提高0.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2亿元,增长15.6%,进出口总额6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0%,其中出口总额47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9.9%,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7%,外商直接投资额3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7%. 二是经济结构提升。从增值税销项税负来看,上半年全省一般纳税人申报销项税负(销项税额/应税销售额)为16.62%,比上年同期提高0.03个百分点,表明适用17%的税率的货物及劳务比重提高,也反映了征收管理水平的提高,由此测算带来增值税增收4.6亿元。 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增强。1-5月份全省各项价格指数平稳提高,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2%,与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为1.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0%,企业经营效益得到提高。据统计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4亿元,同比增长31.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表明企业产品的增值率提升,效益提高,促进了增值税增长。 四是开展“管理创新年”活动,促进增收。2006年我们以提升创造力,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按照“总结一批基层征管经验、建立一批管理创新项目库、表彰一批管理创新先进典型”“三个一批”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管理创新年”活动。通过“管理创新年”活动,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今年以来,全省总结推广了其中的12个创新优秀项目,在持续性的征管因素作用下,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进一步提高,更多的潜在税源变为实际征收的税收,促进了税收增长。 五是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上半年,全省国税系统加大涉税案件查处力度,加大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以查促查,同时切实落实举报案件下查一级制度,取得了新的成效。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共查补入库增值税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76.50%,增收2.98亿元。 六是重点大户企业不可比增收。如省电力公司入库增值税4.92亿元,增收2.44亿元,除了全社会用电量的稳步增长带动外,电价上调和未及时取得约1亿元的进项发票是增收的重要因素;华能国际电力浙江分公司为新办企业,上半年入库增值税1.56亿元,为净增收;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入库增值税1.45亿元,增收1.30亿元。 七是退库减少,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共办理各类增值税减免退税12.91亿元,同比下降2.11%,减少2778万元。 从CTAIS系统中一般纳税人申报情况来看,上半年全省一般纳税人申报销售收入17864亿元,同比增长22.67%;申报销项税额2596亿元,同比增长22.29%;申报进项税额2498亿元,同比增长23.64%,快于销项税额增长;实际抵扣进项税额2223亿元,同比增长22.41%,略快于销项税额增长。本期期末留抵税金97.64亿元,比期初增加7.45亿元;而上年同期期末留抵税金91.12亿元,比上年上半年的期初增加3.79亿元。 与经济对比分析看,去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长21.46%,今年1-5月份现价增长21.26%,合计增长21.30%左右,测算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增长18.40%左右。上半年全省工业增值税完成394.86亿元,同比增长19.72%,与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1.07.去年12月全省社会消费税零售总额增长15.9%,今年1-5月份增长15.6%,合计增长15.7%左右。上半年全省商业增值税完成69.69亿元,增长21.53%,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弹性系数为1.37. (1)工业增值税应征税源 将工业增值税还原成应征税源,则上半年工业增值税应征税源为407.20亿元,同比增长21.55%,与全部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1.17. (2)商业增值税 商业增值税增长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重点商业大户销售形势较好,促进增值税增收。如杭州大厦实现销售收入15.27亿元,同比增长29.93%,入库增值税8055万元,同比增长78.48%.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申报销售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长31.05%,入库增值税7444万元,同比增长2.44倍。浙江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79亿元,同比增长90.81%,入库增值税5234万元,同比增长1.60倍。二是烟草公司系统与中石化浙江系统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烟草公司系统共入库增值税10.28亿元,同比增长19.12%,增收1.65亿元,上半年中石化浙江系统入库增值税2.10亿元,同比增长16.67%.三是税收征管因素,如定额及时调整和超定额补申报,促进了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四是纳税户数增加,带来增收。据统计上半年全部有纳税记录的商业增值税纳税人为38.89万户,而上年同期为35.53万户,其中杭州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入库增值税3134万元,为净增收。 2.国内消费税。上半年同比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杭州卷烟厂上年同期的超计划生产卷烟一次性入库的特殊因素,造成基数不可比增加4.97亿元,剔除此项因素,则卷烟消费税增长12.72%.二是消费税政策调整的翘尾巴减收因素,导致摩托车消费税减收。上半年共入库摩托车消费税6835万元,同比下降56.27%,减收8794万元。从5月份开始摩托车消费税开始增长,5、6两个月份共入库2390万元,同比增长28.29%,增收527万元。 3.企业所得税。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是汇算清缴增收。据统计全省共申报入库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28.08亿元,同比增长44.37%,增收8.63亿元。其中增收较大的有省电力公司(入库4亿元,增收2.74亿元)、杭州金色家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入库1.03亿元,增收0.96亿元)、方正证券公司(入库0.67亿元,增收0.67亿元)、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入库0.40亿元,增收0.40亿元)、中石化浙江分公司(入库0.67亿元,增收0.40亿元),共增收5.17亿元。二是由于企业经营效益提高,规模扩大,带来预缴税款增收。全省共预缴税款(不包括6月份入库税款)72.98亿元,同比增长35.63%,增收19.17亿元。其中浙江中烟工业公司(入库8.32亿元、增收4.58亿元)、浙江省电力公司(入库3.1亿元、增收1.38亿元)、中石化浙江分公司(入库2.45亿元、增收1.44亿元)、台州市商业银行(入库1.31亿元、增收0.89亿元、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入库0.81亿元、增收0.62亿元。三是部分重点企业6月份发生预缴企业所得税,全省6月份共入库企业所得税6.91亿元,而上年同期为退库0.2亿元,不可比增收。 从重点行业来看,工业企业所得税入库35.23亿元,增长34.34%,商业企业所得税入库15.26亿元,增长46.25%,金融保险业入库企业所得税26.42亿元,同比增长66.01%,房地产业入库12.07亿元,同比增长113.55%. 4.涉外企业所得税。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是汇算清缴增收。据统计全省共申报入库汇算清缴涉外企业所得税9.83亿元,同比增长74.29%,增收4.19亿元。其中增收3000万元以上的有浙江移动(入库47671万元、增收14371万元)、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入库8990万元、增收8990万元)、杭州国益路桥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入库4685万元、增收4685万元)和杭州钱江城发展有限公司(入库3500万元、增收3500万元)。二是由于企业经营效益提高,规模扩大和部分企业税收优惠到期,带来预缴税款增收。全省共预缴税款40.49亿元,同比增长29.48%,增收9.22亿元。其中增收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浙江移动(入库112935万元、增收15855万元)、沪杭甬高速公路(入库16297万元、增收5993万元)、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入库6908万元、增收4896万元)、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入库3910万元、增收3469万元)和东明实业(嘉兴)有限公司(入库3352万元、增收2325万元)。三是部分重点企业6月份发生预缴企业所得税,全省6月份共入库涉外企业所得税1.8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退库1.07亿元,不可比增收。 5.利息个人所得税。上半年利息个人所得税稳定增长,主要是来源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规模的扩大。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865亿元,虽然环比出现下降,但同比仍增长10.4%,由于储蓄余额的变化反映到结息变化存在一定的时滞期,而前几个月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相应地利息税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6.车辆购置税。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和消费倾向升级,带来车辆购置税快速增长。据统计,全省(不含宁波)共申报新购汽车24.65万辆,同比增长14.86%,平均单辆汽车纳税1.44万元,同比增长15.2%. 三、下半年组织收入工作要求 上半年全省国税收入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形势较好。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性增大,国家在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环保等方面的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并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使经济增长的预期逐步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加快,银行利率的提高,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能源原材料价格再度上涨,将蚕食企业的利润,增加税收收入增长的压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率降低和税前列支范围扩大的减收效应,以及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将对下半年和明年的税收增长产生较大影响。下半年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既确保全年国税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完成税收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的目标,又要考虑明年税收增长变动的减收因素,实现国税收入在年度之间的均衡增长。 一是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分解落实下半年收入任务。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既不能人为调节收入进度违规批准缓税,也不能寅吃卯粮收过头税。各市县局要按照当地现价GDP预计增长速度和全年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的目标,认真测算今年国税收入奋斗目标,分解落实三季度和下半年收入任务,要积极把握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切实做到目标积极,措施有力,统筹兼顾,均衡入库。 二是深入开展税收与经济联动分析。要按照宏观分析找问题,微观分析找原因的思路,紧紧盯住宏观税负率、增值税税负率和零负申报率的“两升一降”工作要求,不断拓展税收与经济联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当前各地要对增值税税负率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增值税税负率下降和偏低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要进行重点分析,加强动态监控,强化预警管理,改进管理措施,尽快扭转局面。要在总结汇算清缴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对企业所得税和涉外企业所得税税负率情况进行通报,对税负率比较低的地区和行业进行重点分析和监控,使今年宏观税负稳中有升。 三是强化科学管理,深入推进管理创新活动。在管理创新上,要努力克服敢于实践,但不善于总结;有创新措施,但落实不到位;有创新经验,但推广形不成合力等问题,深入推进管理创新活动,把握创新重点,不断探索新的管理领域和管理内容,不断挖掘新的创新项目,不断总结和创造先进经验。积极实施税源一体化管理,有效解决目前税收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各层级、各环节相互衔接协调不够、信息共享不够、征管整体效能不高的问题,切实解决多头管理体制带来的基层国税机关和纳税人“两个负担”过重的问题。扎实推进纳税评估工作,重点是建好60个行业的评估模型、实施好1000户企业开展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联合评估试点和建立协调机制,努力避免多头评估和重复检查。 四是切实加强各税种管理。增值税要在进一步完善“一窗式”管理、“四小票”抵扣管理和地区税负、行业税负、重点企业税负预警监控管理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全面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滞留票的专项核查工作,切实抓出成效,堵塞漏洞,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增值税全年税负率稳中有升。所得税要着力加强税基管理,抓大不放小,要认真做好税源测算工作,瞻前顾后,既实现今年所得税较大幅度增收,又确保明年所得税一定幅度的继续增长。涉外企业所得税要精心组织好1000户涉外税务审计任务,锻炼和培养涉外税务专门人才,确保涉外税收快速增长。出口退税要精心做好退税调整的衔接工作,加强退税管理,规范审核审批流程,加快退税进度,严防出口骗税。 五是合理安排免抵调库。各地要根据国税收入与经济增长弹性系数大于1,宏观税负稳中有升的要求,按照总局下达的调库指标和实现全年收入奋斗目标的能力,认真测算需要调库的指标,对今年收入压力比较大的地区,要争取多调库。 六是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要针对我省涉税违法活动的特点和动向,加大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要认真落实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以查促查,达到“检查和整治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要完善举报案件下查一级制度,省市局两级要总结经验,拓展范围,进一步加大力度,要把涉税违法案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消除在基层,努力降低税收执法风险。要提高大要案查办质量,落实“一案双查双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稽查的职能作用,充实和稳定稽查队伍,要进一步加强稽查干部的作风建设,改进稽查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公开承诺,文明办案,耐心细致,以理服人”,树立国税稽查的新形象。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