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地税部门组织收入分析
安徽省六安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地税部门组织收入分析来源:六安市地方税务局作者:日期:2008-07-31字号[ 大 中 小 ] 2007年,全市地税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主动服务六安经济发展大局,走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征管之路,组织各类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收5.9亿元,增长39.3%,是地税机构成立以来收入规模*5、增量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 地方税收实现高速增长,累计入库11.5亿元,比上年增收3.3亿元,增长40.2%,完成年初计划的120%,增幅在全省17个市中居第5位,收入规模居第9位,比上年前移2位;各类基金费入库9.4亿元,增收2.6亿元,增长38.2%,增幅在全省居第6位,规模在全省居第11位。 五县三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本级10个考核单位全部超额完成税收计划,县区收入的“块头”明显壮大,霍邱、金安、霍山、舒城、寿县5个县区税收规模超过亿元,使我市地税收入过亿的县区由去年的两个增加到5个。 11个税种全面增收。其中,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四大税种收入接近9.4亿元,占收入总量的81.5%,“主体”作用十分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税增长的同时,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小税种也保持二成以上的增幅,土地增值税增幅高达216.5%,对壮大收入规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补充作用。 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地税增收的主要原因。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六安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全市生产总值5年平均增幅达到13.2%,2007年达到15%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增加,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城乡居民实惠增多,县域经济发展趋于协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稳步发展,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文化卫生等行业蓬勃发展,为地方税收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税源。 为了把潜在税源变为现实税收,地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扬收“工作税、辛苦税、服务税”的精神,强化征管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履职能力,采取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实行项目管理和“一体化”征管办法,促进建筑安装、交通运输营业税大幅增长;加强房地产开发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严格实行土地增值税预征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土地增值税清算制度;完善车辆税收“驻点征收、源泉控管”模式,上海车辆税收服务站直接征收入库800万元,增长近30%;制定“双月”发票检查实施方案,重点对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查促管;有效发挥税收稽查作用,全年共稽查665户,查补税费收入2356万元。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