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地方税务局2008年一季度地税收入简析来源:景德镇市地方税务局作者:日期:2008-12-15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一季度,全市各级地税部门紧紧围绕市委“三个高于40%”的增长目标,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克服年初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因素,认真开展税收调研,摸清税源底数,寻找税收新增长点,努力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圆满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地税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  (一)收入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市共组织入库地方各税23821万元,同比增收6757万元,增长39.6%,完成省局年初计划82000万元的29.1%,其中:中央收入完成4480万元,同比增长47.4%;省级收入完成1683万元,同比增长56.8%;纯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7658万元,同比增长36.3%。此外,还组织入库其他收入1528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749万元,同比增长35.9%;防洪保安基金351万元,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103万元,工会经费311万元。  从各单位看,全市所有单位均实现增长,呈现两大亮点:一是所有单位增幅均达两位数增长。增幅*6的是高新区局,同比增长86.7%,增幅最低的市直属分局也达27.3%。二是所有单位进度均超过年初计划的25%,其中浮梁县局(含陶瓷工业园)完成年初计划的33.2%,超时序进度8.2个百分点;乐平市局完成年初计划的30.3%;珠山区局完成年初计划的29.2%;昌江区局完成年初计划的28.5%;直属分局完成年初计划的27.9%;高新区局完成年初计划的25%。增减对比情况见下图:  从各税种看,所有税种均实现全面增长,主体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幅高,增长较快,对地方税收增收贡献突出,三个主体税种增收额占增收总额的68.9%。几个小税种中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实现成倍增长,增幅高达2.7倍、1.8倍。  从产业看,第二产业实现地方税收10829万元,同比增收3653万元,增长50.9%,占地税收入比重的45.4%,其中:采掘业实现地方税收482万元,同比增收191万元,增长65.6%;制造业实现地方税收4201万元,同比增收1563万元,增长59.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地方税收1061万元,同比增收446万元,增长72.5%;建筑业实现地方税收5087万元,同比增收1453万元,增长40%。第三产业实现地方税收12964万元,同比增收3143万元,增长32%,占地税收入比重的54.4%,其中: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2091万元,同比增收691万元,增长49.4%;房地产业实现地方税收6442万元,同比增收1783万元,增长38.3%;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地方税收509万元,同比增收97万元,增长23.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地方税收728万元,同比增收101万元,增长16.1%;交通运输业实现地方税收1036万元,同比增收153万元,增长17.3%。  (二)主要特点  1、落实市委“三个高于40%”增长目标成效显著,概括为“二快二好”。  “二快”是指收入进度加快、增幅加快。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完成地方税收23821万元,占年初计划的29.1%,超时序进度4.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度加快了2个百分点。增幅实现了在高起点上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39.6%,比去年同期加快了15.1个百分点。进度和增幅在全省十一个设区市中排位有所靠前。  “二好”是指增收结构、增收来源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增收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重点行业、主体税种增长突出,对地税收入支撑作用明显。工业(+2198万元、+62.02%)、建筑业(+1453万元、+40%)、房地产业(+1783万元、+38.3%)、金融业(+691万元、+49.4%)四大行业共同支撑地税收入增长,贡献率达90.6%。主体税种营业税(+2257万元、+28.3%)、企业所得税(+1043万元、+43.1%)、个人所得税(+1357万元、+51.3%)齐头迸进,均实现高速增长。  增收来源呈现多样化,经济发展、政策调整、有效的征管措施共同促使地税收入快速增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地方税收带来近2200万元的增收,税收政策调整实现增收1500万元,围绕“三个高于40%”增长的“十六条”具体征管措施实现增收1000万元,其他一次性因素增收1500万元。  2、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纳税工作成绩斐然,个人所得税实现较快增长。1-3月份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期,我局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做了专题部署,通过对高收入行业、高收入个人的摸底调查、登记造册、纳税服务及催报催缴,自行申报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截止3月31日,全市共有883人进行了自行申报纳税,申报补缴税款415.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申报人数增加了588人,申报补缴税款增加317.7万元。由于年所得12万以上自行申报纳税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个人所得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一季度个人所得税入库4003万元,同比增收1357万元,增长51.3%。  3、重点行业支撑地税收入增长,表现了“三升一回落”。一季度,增收的重点行业由去年的3个增加到今年的4个,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4个行业共同支撑地税收入增长,4个重点行业实现的地方税收与去年同期相比表现为“三升一回落”。工业(+62.02%)增长幅度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建筑业(+40%)增长幅度上升,去年同期下降0.3%,今年一季度实现40%增长。金融业(+49.4%)增长幅度上升,快于去年同期,去年同期仅增长9.1%。房地产业(+38.3%)增长幅度有所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近14.8个百分点。  4、工业园区地方税收实现较快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长。一季度,我市所属的三个工业园区共实现地方税收1696万元,同比增收555万元,增长48.6%,高于全市平均增长幅度9个百分点。其中:景德镇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地方税收620万元,同比增长86.7%;陶瓷工业园实现地方税收208万元,同比增长41.5%;乐平工业园实现地方税收868万元,同比增长31.1%。  5、月度之间收入起伏较大。今年元月份共组织入库地方各税10847万元,创历年单月收入总量新高,首次突破1个亿。2月、3月分别入库5900万元、7074万元,*6月份与最低月份相比,收入差距近5000万元,月度之间的收入起伏波动较大。  6、税收政策影响的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成倍增长。一季度,受税收政策影响的土地使用税、车船税两个小额税种增长态势良好,成为所有税种中增长幅度*6的税种。土地使用税同比增收1170万元,增长2.7倍,车船税同比增收174万元,增长1.8倍。  7、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地方税收19623万元,同比增收5761万元,增长41.5%,与去年同期相比加快了4.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地方税收占地税收入总量的82.4%,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从具体类型看,私营企业增速最快,高达97.8%,同比净增618万元;其次是外资企业,同比增收683万元,增长63.1%。  (三)主要增减收因素  1、工业税收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工业实现地方税收5742万元,同比增收2198万元,增长60.02%。增收主要是三个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企业生产销售趋好,导致城建税和资源税增长;二是年终分红导致个人所得税增收;三是税收政策因素影响,导致工业企业的土地使用税增收明显。从具体项目看,(1)制造业入库4199万元,同比增收1561万元,增长59.2%。从重点税源企业分析,主要表现在:江西中景集团公司同比增收28万元,其中土地使用税增收37万元;景德镇市开门子陶瓷集团公司同比增收164万元,其中城建税增收34万元,土地使用税增收105万元;华意压缩机股份公司同比增收236万元,其中土地使用税增收196万元;黑猫碳黑股份公司同比增收64万元,其中城建税增收76万元;昌河飞机公司同比增收74万元,其中土地使用税增收58万元;江西天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同比增收229万元,其中个人所得税增收189万元;锦溪水泥有限公司同比增收123万元,其中个人所得税增收131万元。(2)采矿业入库482万元,同比增收191万元,增长65.6%,增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税额标准调整影响。(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入库1061万元,同比增收446万元,增长72.5%。增收主要表现在:赣东北供电公司同比增收273万元,其中个人所得税同比增收270万元;景德镇市供电公司同比增收127万元,其中个人所得税同比增收111万元;均系供电系统年终奖金发放所致。  2、交通运输业小幅增长。一季度,交通运输业实现地方税收1036万元,同比增收153万元,增长17.3%,造成交通运输业小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年初我市遭受罕见的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客、货运受阻影响,如江西景德镇长运公司一季度入库85万元,同比仅增收11万元,去年同期增收31万元。二是乐平大龙物流公司去年同期入库80.1万元企业所得税,今年没有此项收入,影响交通运输业税收增长。  3、金融业快速增长。一季度,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2091万元,同比增收691万元,增长49.4%。所属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保险业入库414万元,同比增长105%,增收的主要原因是车船税改由保险业扣缴,车船税统计在保险行业所致。由于受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银行系统不断推出金融服务产品,我市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银行业入库地方税收1566万元,同比增收466万元,增长42.4%,其中营业税入库1111万元,同比增长30.9%,个人所得税入库269万元,同比增长158.7%。其中中国银行景德镇分行入库305万元,同比增收87万元;市工行入库263万元,同比增收82万元;市建行入库237万元,同比增收121万元;市城市信用社入库190万元,同比增收51万元。  4、房地产业继续保持增长。一季度,房地产业实现地方税收6442万元,同比增收1783万元,增长38.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春节前后掀起短期购房热;二是我市商品房销售价格继续攀高;三是落实相关税收政策,明确房地产企业价外收费征收营业税等具体政策事项,开展房地产企业税收清理实现增收。从实现税收的房地产项目看,增收主要表现在:景德镇金汇房地产公司乐平分公司一季度入库地方税收309万元,同比增收142万元;乐平凤凰置业公司入库493万元,同比增收438万元;乐平大地置业入库185万元,同比增收132万元;景德镇圣罗置业公司入库280万元,同比增收137万元;江西锦龙房地产公司入库443万元,同比增收321万元;景德镇远东房地产公司入库118万元,同比增收73万元;金磐房地产公司入库258万元,同比增收200万元;华鑫房地产公司入库166万元,同比增收137万元。  5、建筑业高速增长。一季度,建筑业实现地方税收5087万元,同比增收1463万元,增长40%,增收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市新开工的房地产项正在施工,建筑业税收实现增长。如竟成建筑公司本季入库253万元,同比增收231万元;昌厦建筑公司本季入库99万元,同比增收98万元。二是重点工程税收助推建筑业税收增长。一季度,纳入监控的重点工程项目实现地方税收1571万元,同比增收347万元,其中:景鹰高速入库地方税收1102万元,同比增收300万元。  (四)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今年以来,我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地税局对地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规范化、地税文化两项建设,着力提升依法治税、税源管理、队伍建设三个水平,全面加强思想、基础、基层、管理四项工作,围绕“三个高于40%”的增长目标,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思想、行动上与市委重要决策保持高度一致。召开了全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三个高于40%”增长目标结合起来学习了市委会议精神。通过学习,全系统干部思想统一、信心倍增、群情振奋,增强了完成增长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2、做好计划分解落实,加强收入分析,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围绕“三个高于40%”增长目标抓好全市地税收入计划的分解落实,从各项经济指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逐项开展分析,发现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用数字真实、完整地反映收入成果,体现出地税工作成效。  3、改变工作作风,局领导从面上转到点上,以点带面加强工作指导。就“三个高于40%”增长目标,分别召开了全系统税收政策、征收管理、税源分析、纳税服务、稽查重点等座谈会议,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三个高于40%’增长目标大讨论”和“我为完成奋斗目标献言献策”活动,通过座谈会和讨论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研究措施,制定办法。  4、深入基层调研,实行领导联系挂点制度。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基层单位召开座谈会,开展税收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同时选取了100户重点企业,由局班子成员亲自联系挂点,对重点税源实行宏观向微观管理转变,按时掌握挂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局领导还和基层同志一道利用晚上的时间对征管情况进行了巡查巡访。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根据我市各级政府给我局下属各单位下达的税收任务进行总体计算,全年全系统地税收入增长目标为46%,我局的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紧抓组织收入中心不动摇,围绕“三个高于40%”增长目标,深入企业,加强调研,以点带面,找准薄弱环节,抓住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着重从政策执行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为瓷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整理在前一阶段从基层征求来的工作意见,整合资源运用到征管上去,转为实际生产力。  2、加强对陶瓷行业的瓷土资源税管理,积极采取瓷土开采源头控管与使用环节代扣代缴全过程控制的措施,堵塞征收漏洞。  3、加强对陶瓷行业所有环节的相关税种的征收管理,通过12万元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情况,对名人名作和高收入者资料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抓个别典型。  4、加强对征收难度大、点多面广、较分散的零散税源管理,从源头上抑制税款流失,制定旅游业等具体征管办法。加强对服务业、娱乐业、商业的房产税征管,对部分征管难度较大的地段,集中人力进行清理检查,以遏制房产税增长缓慢的现象。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筑营业税征管,实行税收源泉控管。  5、加大稽查力度,按照市地税稽查局拟定2008年68户稽查计划,强化日常稽查和专项稽查功能,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地方税收秩序。  6、进一步落实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属地管理和项目登记管理,将“两业”按照工程项目所在地进行项目登记,充分利用征管业务系统,及时掌握“两业”税源分布信息,强化管理责任。解决房地产企业价外收费征收营业税的问题。  7、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搞好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对不同地区、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各主要税种、税目收入增长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弹性和匹配性,建立收入预警机制,提高对重点税源和主体税种收入数据的分析应用水平。  8、加强土地使用税的征管,分户开展应税土地面积核实,分地段、分土地等级级次进行清理,解决少数企业土地使用税应税面积不实的问题。  9、发挥地税职能作用,积极配合政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壮大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