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联邦:将终结收益基金免税待遇来源:中国税务报作者: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加拿大联邦众议院正在举行一系列听证会,对财政部长费海提3个月前针对联邦收益信托基金(IncomeTrust)制定的新税收政策进行讨论,以确定这项备受争议的提案能否得到立法通过。 去年10月底,加拿大财政部长费海提宣布,政府将取消多年来对联邦收益型信托基金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除地产类收益信托基金外,凡在加拿大新上市的收益信托基金将于2007年开始缴纳公司所得税;此前已上市的收益信托基金类企业被给予4年的过渡期,从2011年起执行新税收政策。同时,公司所得税的税率将降低0.5个百分点。 由于和上台前的许诺相悖,加拿大保守党政府的此项决定令加拿大收益信托基金公司及众多投资者受到极大打击,并随即引发了一场一日之内蒸发掉200多亿加元的股市震荡。如今,社会各界的种种争议刚刚稍显平息,但议会对该提案的讨论又使此话题再度热了起来。 收益信托基金渐成避税堡垒 据了解,加拿大的联邦收益信托基金是一种公司组织形式,它所发行的“信托基金份额”类似于股票,可在股票市场上交易。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推出这种收益信托基金,主要目的是鼓励对本国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的投资。同时这种企业集资模式也在房地产投资领域展开。 加拿大税法规定,以收益信托基金方式运作的公司,若将利润的90%以上按月或按季分给投资者(股东),就只需支付很少的公司所得税,甚至无需缴税,而只由收取这些信托利润的股票持有人负责缴付个人所得税。 由于税负低,这类基金的分红通常比普通股票高,年收益率一般在10%以上,且由于实行每月分红制度,收入稳定,故受到不少年长者及退休人士的欢迎,他们往往把全部积蓄投入到此类基金中,然后将每月派发的收益用作生活费。 投资者的青睐,再加上税负明显低于其他形式的公司,收益信托基金公司发展很快,生意早已从能源领域辐射到各行各业。近几年,一些具备稳定收入、集资能力强的加拿大上市公司,范围涉及房地产业、石油、天然气业、电信业、食品加工业和制造业等,纷纷向收益信托基金这种组织方式转变。甚至一些门窗生产公司、驾驶产品生产公司都转为收益信托基金型公司。 但与此同时,这类转变令国家税收损失巨大。据报道,2004年,部分公司转为避税型实体致使国库少收入5.4亿加元。到2006年,国家由此少收的税款已增加到10亿加元。加拿大政府逐渐意识到,有必要对收益信托基金税制进行改革,以堵塞税收漏洞。 尤其是当加拿大电信业的两大旗舰公司贝尔(BCE)公司和研科(Telus)公司,在去年先后宣布计划转为信托基金形式经营时,政府不得不马上采取行动,因为这两家上市公司每年的平均盈余高达10亿加元。也就是说,如果他们转变成收益信托基金公司形式,国库立即会少收入十几亿加元。于是,就在研科公司公布转型计划后的1个多月,财政部长费海提便提出了此项新税收政策。 新税收政策令许多人很受伤 一直以来,由于联邦收益信托基金在加拿大股票市场上的行情持续看涨,很多投资者都把钱投在上面。保守党政府突然出笼的新政策把投资者们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夜之间蒙受巨大损失,这也是为什么新税法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据媒体报道,在新税收政策宣布后,收益信托基金的股价大跌,股市一日之内蒸发掉200多亿加元,而受损失的投资者很多是喜欢稳定、很少进行分散性投资的老年人,他们的退休金一下子大大缩水,因此对此政策怀有强烈不满。 加拿大联邦收益信托基金协会抱怨说,政府事先根本没有同他们协商就提出新政策,而以维护商界利益为主的反对党———自由党则猛烈抨击了保守党政府的食言行为。 联邦国会议员、前联邦国家税务局局长、现自由党财经评论员麦卡勒姆认为,财长费海提所抛出的收益信托基金新税收政策,违背了总理哈珀当初对选民所承诺的“保持投资基金现状,决不会增加新的税项”。 对于自由党的指责,财政部长费海提辩护说:“收益信托基金之前的市值总共有2000亿加元,2006年一年就猛增700亿加元,所以政府必须马上进行整顿。”而麦卡勒姆则说,费海提这是“颠倒了因果关系”。 在麦卡勒姆看来,基金爆棚的直接原因恰恰是因为投资者听信了保守党去年1月竞选时的不增税承诺,慷慨解囊投资带来的。他说:“很多小商业者、老年人正是相信了哈珀的话,才将他们的钱甚至是借款投到收益信托基金里,后来却造成了10万~20万加元的更大损失。” 另外,能源收益信托基金公司也对财长的提案反应强烈,认为这将对公司运营造成沉重打击。目前,已有十几家能源信托公司组成“能源信托基金联盟”,试图与政府做进一步交涉,请求取消这一税收新政。“政府不该对能源业和其他收益信托基金一刀切。”该联盟成员之一,Arc能源信托基金公司的总裁戴尔华特强调了能源业的重要地位。据悉,过去5年,能源收益信托基金在石油工业已投放百亿元资金,占加拿大原油和天然气输出量的20%。而且尽管能源生产商在加拿大200多只收益信托基金中只占20%,但却代表了多伦多证券市场信托指数的57%。这个能源信托联盟同时表示,如果能维持能源信托基金的免税地位,将有助于让现时规模较大的原油和天然气公司在开发生产量较低的油田时扮演更重要角色。 支持之声让政府有了底气 对于各种反对之声,财政部长费海提表现出颇为硬朗的态度。近日,他参加了下议院财政委员会的收益信托基金税收问题听证会,表示自己目前还没有打算要改变政府的决定,并认为新税收政策对所有纳税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这样,加拿大的经济以及政府的税收也就不会再遭到侵蚀。 费海提指出,收益信托基金免税政策让大公司获益,而税收负担却被转嫁到个体投资者身上,政府也因此蒙受重大的税收损失。现在许多公司朝收益信托基金型公司转型的势头太猛,严重威胁到国家经济,也威胁到政府在医疗和减税方面所做的努力。 他坦承,这个艰难的决定前提是为了国家利益。他亦透露目前正有其他一些石油公司及银行等大企业,正考虑转为收益信托基金型公司,如果按现行的税收政策,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将再次受到严重打击。他说:“就算保守党政府因此而垮台,但为了国家前途,也要义无反顾地去做。”因而,这项新政策也获得了反对党、新民主党等党派的支持。新民主党财政问题评论员莉丝表示,如果任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收益信托基金的确会对加拿大医疗保健与退休金系统以及其他社会保障计划构成威胁。 即便是在对保守党“翻脸政策”大加鞭笞的自由党内部,亦有相当一部分人承认,新税法对国家有着积极长远的意义。麦卡勒姆说:“费海提选择这种突如其来的方式,对已投资收益信托基金的人非常不公平,这是他最失败之处。但从长远角度考虑,改变收益信托基金税收政策可为国家带来更多税收收入,维持公平的纳税环境。” 更令费海提感到欣慰的是,加拿大央行行长道奇也于近日对政府打算开征收益信托基金所得税这一决定表示了鼓励,而且称此举是“姗姗来迟”。道奇说:“我认为,财政部的做法是对的。从严格的角度讲,正确的做法就是以低税率全面征税,且尽可能做到中性。”道奇称,收益型信托基金适合于某些类型的企业,它允许投资者分散资产的风险收益,让一些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渠道,并能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但是,对那些需要进行革新性投资的企业来说,则不应采取这种模式。因为收益信托基金公司首先要做的,是把盈利直接发给投资者,这不利于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从长远看,这会影响本国企业的革新能力,从而削弱本国的经济实力。 另有部分政治专家认为入息信托给联邦政府带来了愈来愈多的难题,而这并非仅仅是本届政府的事情,因此对保守党此举大加赞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界人士向媒体表示:“其实这是自由党政府叫嚷了多年要做的,但他们没有胆量也没有魄力去做,而以哈珀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以国家利益为前提,明知道会得罪一些人,可能会因此失去选票,甚至可能会下台都要这么做,这说明这个政府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 甚至还有人对政府这方面税收政策上的突然转向表示了“好感”,称保守党内阁此次税制改革的决定虽令人措手不及,却也反映了其事前保密功夫的到位,相比前自由党马丁政府在前财长宣布不会对收益信托基金作出税制改动之前,有前内阁成员向金融界朋友放风,致使该类基金遭到大举扫货,价格急升,从而爆出内部交易的丑闻,保守党政府至少赢了道德操守和无私的勇气。 补救措施不知能否奏效按照财政部长费海提最初的设想,针对收益信托基金的新税收政策将从今年开始实施。与此同时,旧的政策也不会被立即取消,政府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4年内逐步将其取消。 对于旧政策的过渡期,议会下议院财政委员会正召开听证会,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之后,才能作出最终结论。据悉,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分析家希望将过渡期延长,一些能源类收益信托基金公司也在试图说服立法者,向美国政府的类似做法看齐,即如果政府执行新税收政策,也应该给企业较长时间的过渡期,至少要多于费海提所宣布的4年。 对此,费海提坚持认为,4年时间对让企业决定是否转型来说已经足够,并称如果过渡期延长,只会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据估算,过渡期若从4年延长至10年,将损失国库将近30亿加元的收入。因此,他希望财政委员会不要只听取“一面之词”。 同时政府也表示,为弥补突然宣布税收新政和股市下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还会出台一些相应政策,如增加针对老年人的课税扣除项目,允许老年人以个人名义申报纳税,而不是按整个家庭收入报税等。据悉,如果此项调整能够实施,又将是加拿大税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很多退休者将从中得到实惠。 不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保守党此次付出的政治代价并没有那么容易弥补,曾经投票给保守党的众多投资者如果蒙受了巨大损失,将很难再把选票投给激怒他们的人。并且尽管新政策中同时列明,将从2011年起削减企业所得税0.5个百分点,使税率降到18.5%,以缓解普通公司与收益信托基金公司之间的税负差异,但如此少的减税幅度无法给企业带来真正实惠。因此,对于目前的加拿大保守党政府来说,亡羊补牢的手段还要从各个方面去寻找。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