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600种农产品降税来源:商务部作者: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从明年起,东盟10国的近600种农产品将逐步降低关税,到2006年这些产品的关税将降到零。届时,不仅本市消费者将尝到更多热带水果,本市商家也将获得更多商机。  据介绍,2001年11月,我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其“早期收获计划”中规定,2004年1月1日起,自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东盟10国的蔬菜、水果等近600种商品逐步降低关税。这一举措作为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9步。  其实,我国消费者已经感受到了关税下降的实惠。在2003年初,为了加快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泰国和中国开始启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根据该协议,从今年10月1日起,两国间的蔬菜、水果、坚果产品贸易将实行零关税,榴莲、山竹等一大批热带水果价格大幅下调,本市消费者已经吃上了物美价廉的热带水果。  本市与东盟有密切的经济往来。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与东盟累计进出口总值16.4亿美元,占口岸进出口总值的7.8%,比去年同期增长32.3%。天津口岸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中,进口以电子类及工业原材料产品居多,出口是机电产品居多。  如何抓住东盟商机?昨天,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亚非部研究员李光辉来津进行相关讲座时提出,我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将给天津带来出口、物流等巨大商机。  李光辉认为,首先,关税逐步降低使我国的商品也可以更多地进入东盟10国市场。尤其在温带水果方面,天津企业有一定优势。目前,在东南亚市场上已见到不少鸭梨、枣等北方水果。东盟可以把热带水果打进我国北方市场,我国北方的企业也应尽快抓住这个机会。同时,中医药领域也是天津与东盟相互合作的切合点。东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5的中医药海外市场,天津又有良好的现代中药制造基础。另外,通过我国与东盟经济结构差别分析,一些高科技的机电产品也可大量进入东盟市场。  “东盟中有的国家市场开发程度较低,相当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但这种市场中,商品利润较高。企业应研究每个市场的特点,找到合适自身的机会。”李光辉认为。  除了扩大对东盟的直接出口外,中间的物流商机也给天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机。李光辉认为,目前,我国区域合作越来越广泛,西南方向的东盟贸易区、南方的粤港经济圈以及东北方向的东北亚经济带,使天津的区域优势再次凸显。此时,大量的商品会在这几个区域之间流动,天津应及时形成各种商品的集散中心,吸引各地商家来此中转。  “物流功能的提升必定带动天津商业的发展。”李光辉介绍,物流将带来更多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了这个前提,商业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