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建经济特区 减免五年税收吸引外商投资来源:商务部作者: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2005年3月11日,俄罗斯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经济特区的法律草案,这是俄政府的重大举措,目的在于吸引投资,促进俄高科技企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带动俄经济增长。俄总理弗拉德科夫评价说:“经济特区将成为高科技的孵化器。” 经济特区分为两种类型 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早在5年前就提出了经济特区的构想,但俄财政部认为,经济特区是“逃税的天堂”,俄在上世纪90年代曾建立过所谓的“自由经济区”,但多数企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它们在自由经济区注册只是为了规避税费。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济特区的蓝图遇阻后一度搁浅。今年1月,普京总统要求俄政府在3月份之前提交建立经济特区的法律草案。在总统的直接干预下,建立经济特区的计划终于起死回生。 据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格列夫介绍,经济特区将分为工业生产区和技术运用区两种类型,在经济特区将实行自由关税制度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即进入经济特区的进口商品将免征关税,减免投资商5年的土地税和财产税。 工业生产区占地面积不应超过10平方公里,企业投资额不应少于1000万欧元,国家将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每个特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为1亿美元,这笔钱将由联邦和地方政府的预算解决。 技术运用区也称“科技园区”,将在现有科技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占地面积不超过两平方公里,企业的投资额不少于100万欧元,企业的统一社会税将由26%降至14%.首批科技园区将在科技发达的地区建立,如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奥姆斯克等地。 一共要建20多个经济特区 格列夫表示,国家杜马在今年上半年将通过这部法律草案,下半年由政府制定有关计划,并选定经济特区的具体地点。自2006年1月1日起,俄将开始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年底结束这项工作。届时,首批10至15个投资商将获准进入经济特区,2007年经济特区将投入正常运转。预计,俄一共要建20多个经济特区。 俄政府内某些机构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下,一直令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为了提高投资者的信心,经济特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特事特办”的原则。国家将成立新的联邦机构负责经济特区的管理,并在经济特区内部实行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格列夫强调,经济特区不会成为企业逃税的“黑洞”,特区的优惠政策只针对新建企业,而所有的新建企业只能在国有的土地上建设。他自信地说:“我们会想出一些连美国人都想不到的办法来对付逃税企业。” 引进外资的“吸铁石” 对于像西伯利亚和远东这样欠发达地区来说,建立经济特区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格列夫呼吁:“对于萨哈林和堪察加地区,我认为应该给予更多的优惠,甚至可以考虑在10—15年内取消各种税收。”俄专家卡夫里连科建议,应先在欠发达地区试点,看中国等周边国家的投资是否会大量涌入。不过,俄经济学家亚辛对此持怀疑态度:“西伯利亚和远东投资条件很差,恐怕不会有人敢把钱投到那里。”韩国驻俄大使认为,韩国企业更希望进入莫斯科的科技园区。 据悉,韩国LG公司正准备在莫斯科郊区投资兴建电视机组装厂。 俄财政部官员认为:“建立经济特区的主要意义在于政治方面,这是向投资者发出的信号。”自2002年取消投资优惠政策后,俄吸引外资总额大幅下降。建立经济特区将成为引进外资的“吸铁石”,俄政府希望通过此举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将欧美、中国、韩国、日本等地的企业吸引到经济特区来。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