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对央企代管的年金、公积金以及工会管理的资金等特殊资金(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严禁将用于对外拆借、担保或抵押、质押。经过允许的资金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开展固定收益类投资活动。
据悉国资委此前在“小金库”专项治理中对各类代管资金、表外资产等不属于“小金库”范围但存在管理隐患的特殊资金(资产)一并进行了清理。从清理结果看,中央企业普遍存在以上各类特殊资金(资产)。
通知要求:各类特殊资金(资产)不得“坐收坐支”。代管资金来源必须合法、规范,不得随意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或提高标准。代管资金支出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不得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特殊资金账户开立要纳入集团统一管理,收支纳入集团资金管理系统进行监控。
通知要求,央企要对特殊资金(资产)的对外投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于国家明确规定不得用于投资的特殊资金(资产),企业一律不得开展投资活动;对于投资方向有限制性规定的特殊资金(资产),企业可在允许投资的范围内开展投资活动;对投资运作没有明确规定的特殊资金(资产),企业可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固定收益类投资活动,以保值增值,但要严格控制投资规模,防范投资风险。严禁将特殊资金(资产)用于投资风险不可认知的业务或高风险业务。
通知还表示,对未纳入企业财务决算合并范围的表外资产,易造成管理隐患,各央企应当加大清理力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