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交通拥堵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近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透露,将出台拥堵收费管理政策及相应配套措施。不少网友认为,一旦北京开征,其他城市很可能也会纷纷效仿,到时候,“拥堵费”可能就会成为有车族必不可少的一项养车费用。
据了解,在目前单双号限行的情况下,北京全市可容纳的机动车数量最多达670万辆。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
那么,拥堵费能否改善交通拥堵的状况呢?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此对2148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4.8%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严重。但仅14.7%的人认为征收拥堵费对治堵有明显效果,66.2%的人认为,治堵更应该从城市规划、道路施工以及交通管控等方面入手。受访者中,有车族占61.4%,无车族占38.6%.
受访者反对征收拥堵费的原因,依次是:“治堵更应该从城市规划、道路施工以及交通管控等方面入手”(66.2%),“购车者缴纳的税费已经包括了交通管理费用,不应重复征收”(58.7%),“公共交通尚不完善,并不能真正解决拥堵”(54.6%),“拥堵费的用途和去向公众无法了解”(53.7%),“会加重工薪阶层私家车主的负担”(46.5%),“没有具体实施细则”(20.2%)。
上述调查结果也引来不少网友的共鸣,有的认为,应该开征,这将有利于缓解北京这类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有的认为,城市问题不能总拿收费来解决,更应从管理上找不足。如果一定要收,首先应该征求民意,问问老百姓愿不愿意。
网友评论:
@江是江湖:哥买得起车的时候,却发现不让买,要抽签了,好不容易抽到了,却又发现开不起了……
@焘御:不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不发展中小城市经济,根治拥堵就是痴人说梦。道路畅通对于大城市是稀缺资源,按照经济规律,就应该实现拥堵收费,从而达到供求平衡。另外拥堵收费,可以倒逼开车人乘坐公交,从而加速公交的发展速度!
@陈根宝:你抱怨房价太高了吧,我就征房产税;你抱怨道路太堵了吧,我就收拥堵费;你抱怨水太浪费了吧,我就提高水价;你抱怨环境太脏了吧,我就要排污费;你抱怨电视节目太低俗了吧,我就严格审查;你抱怨网络太乱了吧,我就大胆地删。
@黄长乐:面对城市交通拥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向市民发放拥堵补贴,对拥堵的高速路桥免费放行(广州亚运会期间),理由是市政及管理给市民造成不便理应补偿;二种是向行车市民征收拥堵费,理由是收费多了车就少了,就不拥堵了。其实,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正好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执政理念。
@非常评说:收费也要讲人性。你说收拥堵费是什么理论支撑,我明明交税支持国家事业了,现在没路走堵车了还要交拥堵费,这不明是堵心费吗?这是人的正常心里。如果这费一定要收,能否在每年车船税中收,估计这更容易被车主们接受。
@jery1ee:新加坡牌照可是很贵的,北京呢?一涉及收费就是收多少,怎么收的问题。如果政府征收策略能把北京交通管的和新加坡那样好,我同意。)
原是无心治本才采用的下策。我不反对征收拥堵费,但与此同时也要让我们看到ZF在提高公共交通出行便利、疏通道路瓶颈以及合理化道路管理方面的努力才行。
@angeline小令:多想想如何激励有车之人选择绿色出行,效果胜于惩罚。若出行便利,交通井然,供应顺畅,谁爱在不景气时天天付天价油费?添堵的,不是群众。
@Mr_林肯:我觉得十一期间取消高速收费是有阴谋的,因为这就提供了一个“案例”:收费的多与少可以左右交通状况。而我真心不觉得十一的拥堵和免费有关,而是假期的属性、周期、气候条件、实时路况、管理办法等综合决定的。而舆论的大肆渲染,将一切都归于收费了……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催生“拥堵费”了。
@虫二SKY:单双号限行、上牌摇号是否起到制堵的作用?从目前看答案是否定!目前又想出了拥堵税,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无非是增加了部分收入。北京制堵的根本是人口的增长,北京户口的特殊性,制造了拥入北京的理由!
@流氓媒体:不是什么事都能靠收费、罚款解决的。靠收费、罚款只能治表、不能治本,甚至可能影响社会安定和政府信誉。还是应当在提高管理者素质和改善硬件上多下功夫,制定政策和立法要惠民、亲民。
@腾彩飞扬:造成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拥堵费不能过于狭隘,要体现公平公正,一辆车里坐满了人和车里只有司机,交费应有区别,后者不仅拥堵而且浪费,需要交更多的费用。
@艾里克卡特曼:治理北京交通拥堵,最有效的办法就一条:加大对违章停车的查处力度,同时彻底放开全市停车位价格市场。(油价调控不现实,征收拥堵费不公平,摇号限号没道理。)
@任铁柱:收取拥堵费就是扯淡和抢劫!治理拥堵1:减少高峰时段交通管制;2:ZF部门公务用车单双号限制出行;3:切实落实错峰上下班从ZF各部门开始试点;4:深入考察常规拥堵路段,对道路设计进行改良。别动不动就拿百姓那点收入下手。
@前锋TX:出行权的交易市场效果上近似于收取拥堵费,总是最需要上高架或出行的人付钱。不过如果出行一次就得购买一次出行权,那交易成本太高了。拥堵费就没这问题。
版权声明